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历史事件的文学化进程——以采石之战题材的作品为例(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邹春秀 参加讨论

    三、采石之战的异时思考
    如果没有完颜亮瓜洲被杀,金人退兵和议,采石之战就不会如此惊天动地。疆场杀敌、建功立业,本是武将的分内事,但虞允文以儒生在战场上建立奇功,出人意料,因而格外引人瞩目。时移事迁,当铺天盖地的颂歌逐渐消歇,当南北共存的格局渐趋稳定,南宋人再回顾这场战争,就冷静、客观得多。
    淳熙十六年(1189),杨万里奉命接伴金使,途经瓜洲,写下“佛狸马死无遗骨,阿亮台倾只野田。南北休兵三十载,桑畴麦垄正连天”(《过瓜洲镇》)(22)的诗句,与这种平静祥和相呼应的是,南宋后期很少有人再津津乐道虞允文采石战功了,仅有李心传的《虞丞相采石之胜》(23)记叙了采石战事,重点是叙写宋军以海船和克敌神臂弓大破金兵,写及虞允文仅有数语,“并甫将至采石,道闻之,即疾前督王权余军决战”,肯定虞允文积极督战之功,但已不像当时人那样将其功劳拔高到冠绝古今的高度了。
    绍熙二年(1191)八月,担任江东转运副使的杨万里从建康出发,巡视江南东路各州县(24),写有《海赋》一文,状写海船的神威:“艨艟两艘,夹山之东西,突出于中流矣。其始也自行自流,乍纵乍收。下载大屋,上横城楼,缟于雪山,轻于云球。翕忽往来,顷刻万周。有双垒之舞波,无一人之操舟。……海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俄有流星,如万石钟。霣自仓穹,坠于波中。复跃而起,直上半空。震为迅雷之隐谷,散为重雾之冥濛,人物咫尺而不相辨,贼众大骇而莫知其所从。于是海交驰,搅西蹂东。江水皆沸,天色改容。冲飙为之扬沙,秋日为之退红。贼之舟楫,皆躏藉于海之腹底。”(25)此赋重点不在称颂虞允文及采石大捷,而在状写海船之神奇,以及操控海船战士与百姓之英勇,这是此前歌颂虞允文采石之战的作品所忽视的。与前此有关采石之战的文字相比,《海赋》是少见的艺术性很强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宋金和平共处已三十余年,人们再次审视这段历史,感情自然冷静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否定虞允文的功劳,而是他们评价虞允文采石之功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如阳枋在淳祐五年(1245)的《策问》中论虞允文采石之功曰:“虞公允文坐据采石,敌遂授首,何白面书生死中求活,而立大勋欤。”(26)赞扬虞允文以白面书生而立大功,难能可贵。再如姚勉《送杨帅参之任》:
    浔阳戈甲屯如云,天子命我参卿军。江头策马斩渠帅,快作当年虞允文。欲知允文宰相业,只观采石江头捷。满望麒麟第一功,不唱阳关第三迭。(27)
    这首诗送蜀籍友人到幕府任职,故以虞允文因参谋军事而立大功相期许。最后四句评价虞允文的千秋功业,以采石之功为第一,与前人论调一致。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多地认识到采石地理的战略意义。如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采石》诗云:
    不上峨眉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令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长江阔处平如驿,况此介然表带窄。欲从谪仙捉月去,安得然犀照神物。(28)
    文天祥是以军事家的眼光来关注虞允文和采石之战,认识到采石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宋末文人吴龙翰在其《牛渚山观大江》中赞美虞允文,也指出采石大捷与长江天险有关:“固知长江当城壁,立此天堑限南北。……书生不能长枪与大剑,只坐帷幄收奇功。”(29)
    南宋后期有关作品对虞允文的赞扬,多着眼于其能以一介书生而建立奇功,并且考虑到采石之战各方面的情形,诸如长江天险、舟师战备等,都是促成采石大捷的重要因素。可见,这一时期的文人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肯定了虞允文指挥采石大战之功,颂扬其以书生立大功的奇迹,但不再像蹇驹、王质那个时代的文人,过度拔高乃至狂热神化虞允文采石战功。个中原因,可能因为南北休兵多年,人们安于休养生息,采石大捷一度引发的爱国热情已经烟消云散,再也唱不出那样高昂的赞歌了。
    从国家存亡意义上来说,虞允文采石之战十分关键,引起了南宋文人的积极书写。这些因虞允文及采石大捷所引发的文学创作,由虞允文亲自记录采石大战开始,中间经历了十五年比较集中的创作时期,到南宋后期逐渐平静,有一个从高潮到低潮的发展进程,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从时空关系上看,近者重历史,远者重文学;从作者身份上看,才华不足者重纪实,大作家则重文学。但整个南宋时期有关采石之战题材的作品,对虞允文采石战功的肯定始终是一个主调,很好地起到了宣扬虞允文及采石大捷的作用。虞允文的英雄形象和采石大捷的伟大意义就是通过这些文学作品而深入人心,并最终被固化下来,直至八百余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还盛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30)可见,文学尊重历史,却选择历史片断,注入个体感情,又辅以文学手段,这样宣传历史的效果更佳。
    从南宋爱国文学来看,这一系列围绕虞允文及采石之战而进行的文学创作,实际是南宋爱国文学主旋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揭示出南宋爱国文学在陆游、辛弃疾等名家经典之作外,还有其他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而这种因重大政治事件所引发的文人集体性的爱国文学创作,在宋金对峙时期十分常见,譬如靖康之难、完颜亮侵宋、开禧北伐等重大政治事件,都曾引发众多南宋普通文人的积极创作,它们与陆游、辛弃疾等大家的爱国诗词相互补充,从而使得南宋爱国文学更丰富、更生动、更立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