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
国际网络(Internet)已渗入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全世界每天上网的人有上亿人次,其中以中文为媒介的网络读者就有数千万人以上,它拥有印刷品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庞大的读者群。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以其快捷的信息处理,自由的信息空间,很快吸引了文学的目光,诞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网络文学进入中国不到十年时间,但是它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并对传统文学的主流话语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震撼。网络文学不但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无限的开放性,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写作行为、阅读方式和交流渠道。它借助现代最新传媒手段,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文学,给传统文学所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新的挑战。虽然,评论界对网络文学还颇有争议,但是,不可否认,一场全新的文学革命已经在网络时代展开。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文学 何谓意识形态(Ideology)?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意识形态从前苏联引入中国后,逐步突出了它的政治作用,由于革命和斗争的需要,我们自然就把意识形态当作跟某一阶级的利益相联系的政治思想,人们由此也开始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思想称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因而有阶级性,“文艺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从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文艺观中国化的结果。从此,“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或“文学是意识形态”,成为文学理论的惯用语,并一直沿用至20世纪90年代。因此,我们可以说,意识形态的文学是指依附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文学,是表达国家意志和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学。习惯上,它也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正统性和庄严性。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有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契合的内在因素,那就是文学的实用功效说。中国的诗歌以言志表情为主,文章以道德教化为本。其中“文以载道”则是封建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观念上的最本质的概括。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可以说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文学,是宣扬和阐释人伦教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由于文学具有阶级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自然会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原则也就形成了文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工农兵文学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对传统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冲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重新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向,因而,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今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表现为突出党的领导,弘扬“主旋律”,倡导“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过去,我们把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主流意识形态,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僵化“误读”。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契、马克斯·韦伯、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人对意识形态给予了全新的阐释。詹姆逊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辨证特色,他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指出:“在同一意识形态体系之中,存在着两套不同的价值观和两种不同的批评主旨;这各不相同的两套价值观和两种批评主旨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之中,各自构成内部的冲突,即一方的存在以对另一方的否定为前提,反之亦然;而且这对立冲突的两个方面不会自行消失,它们处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向着对立面转化。”[1]按照詹姆逊的说法,在同一社会中,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一种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种是代表普通民众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我称之为“大众意识形态”。因此,文学在意识形态中势必面临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要么支持、顺从、臣服,形成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要么发起挑战,进行排斥,予以否定,形成大众意识形态的文学。长期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其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大众意识形态的文学杂乱无序,自生自灭,无法对主流文学构成威胁。在中国古代,大众意识形态的文学只存在于民间乡村、市井街边等下层社会,比如民歌、民间戏剧、评书、鼓词等,虽然形式多样,但力量分散,无法形成潮流,长期遭到主流文学的压制和排挤。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启动了中国市民社会。商品消费的热潮和大众传媒的兴起,必然带来大众文化的繁荣。大众文化代表了大众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已经从底层浮出水面,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巨大的挑战。而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文学样态,是大众意识形态文学的标记。 网络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冲击是巨大的,有评论者已经把它称为“文学发展的第三历史阶段”[2],是不同于口头文学和纸面文学的新型样式。作为大众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学虽然诞生时间不长,其大众性的特点却十分显著。随着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各种文学网站也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我国第一个女子文学网站“花招”于1996年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成立[3]。“据统计,全球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3000多个。”[4]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文学体现了一种“向民间回流的趋势”,网络为那些缺少文学话语权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直接展现自己的舞台,平民化的开发平台使平民话语终于有机会同神圣、高贵、精英等主流文学话语并行。大众充分感受到:网络就是群众路线,网络文学创造了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 二、网络文学:挑战主流意识形态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定义众说纷纭,其实,网络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文学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印刷作品的网络化;第二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又称“网络原创文学”;第三类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网络。狭义的网络文学仅指网络原创文学。我们在评价网络文学时,一般使用狭义的概念。在大众文化时代,印刷文明转向电脑文明,书面传播转向电子传播,网络文学的创作、发表和阅读完全区别于纸面文学,它不但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而且正在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话语权。网络文学一方面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学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严峻挑战。 (一)游戏性消解“主旋律” “主旋律”是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学表达形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入选“五个一”工程的文学作品,集中表现了“主旋律”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正统意识形态在新时代的主流导向。通过各种媒介的大力宣传,这些作品造成了一定的声势,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国家投入巨资制作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几十年不变的僵硬模式和狭窄的题材、刻板的面孔,已经越来越丧失了影响力和感染力”[5]。“主旋律”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突出思想性和高雅性,重教化轻娱乐;而网络文学却背道而驰,重娱乐少教化,突出世俗化和游戏性。人们追求自由的天性总是渴望无所约束的活动,面对现实社会的多方压力,网络自然就成了人们实现自由的理想场所。网络写作天生就是游戏性的,因为网络鼓励参与者进行“欺骗”,激励一种“使人置信”的框架,每个参与者都明白并且接受“这是一场游戏”。陈跃红在评价后现代文化时指出:“思想的世俗化表现为取消深度追求,放弃启蒙思想和价值追问,使一切变成平面的当下的欲望满足;精神的世俗化则是放弃批判精神,以游戏的方式卷入世俗的物象和本文的狂欢。”[6]网络文学就是一种游戏文本,写作者常用“戏仿”(Parody)的表现手法,对官方或正统学术界视为经典的名著进行模仿,抹去了名著所笼罩的灵光而加以扭曲变形,对艺术惯例进行调侃,从而写成游戏文字或讽刺诗文,《大话西游》、《悟空传》等网络文学就是游戏性精神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游戏性既是弗洛伊德所谓“本我”的表露,又是对正统“主旋律”作品的解构,还是对人所处的现状的不满和反抗。 (二)全民写作嘲笑“把关人” 从广义上说,“把关人”(gatekeeper)就是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起决策作用的人,他有权对信息进行选择、删除、修改和禁止,比如国家宣传部门、出版社、刊物编辑就是“把关人”。在纸面文学时代,“把关人”就是控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环节,宣传部门对作品的发行有决定权,出版社决定了印刷流通。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角色出现缺席。写作者没有必要去投合刊物和编辑的趣味,不需要看行政主管部门的脸色,他可随时创作,随时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发表,再不需要理会过去“把关人”的冷漠面孔。正是凭着网络的开放性,网络写手没有任何顾忌,得以自由地抒写,自由地发表。“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的诱惑和神话,使许多人梦想在网上一夜成名,作家的神圣光环已经消失,全民写作成为现实,安妮·宝贝、蔡智恒、木子美等人便是成功的典范。同时,这种成功又促使更多的人参与网络文学写作,层出不穷的网络作品使人们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我国已有网络原创文学网站268个,发表的网络原创作品难以数计。以专载网络原创作品的“榕树下”为例,它从1997年建站到2001年8月底,已登载原创作品近62万篇(部),达6亿多字,这个数字是任何一家传统的文学报刊和文艺出版社在同期内所难以企及的。”[4]尼葛洛庞帝早就指出:“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7]网络文学不再是文人内心的独白,而是全体网民集体智慧的展现。正是网络在线交互的无限性和延展性,吸引着众多网民参与接龙。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如果不是下载出版,其他网民完全可以进行“第二次”、“第N次”亲密接触。网络交互小说《活着,爱着》自1997年开篇以来,曾吸引无数少男少女前来续写。《风中玫瑰》、《北京故事》、《数字化精灵》等网络小说,就是网民共同参与在线的结晶。集体创作的无作者化,实际上也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作者死了”。 (三)语言狂欢戏说文学功能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都强调文学的功能意识,把文学写作与兴邦治国联系在一起。屈原的《离骚》是爱国主义的代表作,曹丕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范仲淹要求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梁启超更是极端,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8]这些都是正统文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网络文学中,我们不能奢望写作者有什么“使命感”和“责任感”。网民在BBS公告栏、聊天室和讨论区中,不是为了谈论严肃而沉重的话题,而是为了实现“语言狂欢”和情感宣泄,嬉戏,快乐,刺激,惊异,戏谑,诙谐,怪异,调侃,解构,便成为网络文学常用的手法。有写手公开宣布,他的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为写而写、为了练打字而写、为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当然,最可心儿的,是为了在网上度过的美丽而绵长的夜晚而写”[9]。为了达到“语言狂欢”的目的,网民一般都是以匿名或者化名登录,取个好的名字便可一鸣惊人,惊艳四座,比如血腥玛丽、狂野情人、来吻斯鸡等名字就很具诱惑力。作品的标题越新潮怪诞越能增加网民的点击率,如《劝儿子当野兽》、《苍蝇的爱情》、《聊天室泡妞不完全手册》等作品不仅点击率高,而且成为网络获奖之作。不少网络文学是依靠性与暴力的刺激语言来吸引网民,《那个使我第一次失去初吻的地方》、《美丽母猫在屋顶叫春的时候》、《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等网络作品,明显是靠“性”的煽动来夺人魂魄。由于网络文学主要是交互式写作,从鸡毛蒜皮到讥讽挖苦,到相互进行人身攻击,无奇不有,真正体现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种文学创作,既是一种现代族类情感“发泄”过程,又是对正统文学价值的戏说和颠覆。 (四)“超文本化”突破传统观念 传统的文学被称作“语言艺术”,离开语言就没有文学,作家只能“戴着语言的镣铐跳舞”;文学文本只能以书本、杂志、报纸等载体形式出现;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四分法”是传统文学的主要类型。网络文学出现了“超文本化”,完全迥异于传统文学观念。按照杨新敏的解释,“超文本化”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读者的阅读有着某种自主权,二是指读者还有批评和再创作的自由权。”[9]“超文本”事实上是许多文本的排列组合,不能简单地用“一部”或“一篇”之类的词来描述这类作品,它是文字、声音、图片、色彩、特殊符号等直观媒介相融合的综合体,并使声光电所虚拟出的诗、乐、舞等多种艺术合为一体。人们在阅读这样的文本时,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流动的画面,一边听着朗诵,一边读着文字。如网络小说《火星之恋》,作者在叙述时,不断插入音乐、图片和音像媒介,如美国航天器从太空发回的火星表面照片、宇航员登上月球的音像资料等,并伴有梦幻般的音乐。在超文本中,作者与读者也很难分得清了,读者可以直接参与网络作品的改写或续写,这时,网络作品就变成了一种接龙游戏。多样式、多结局、多作者、多情节、多艺术等杂糅的“超文本”,已经完全消解了传统的文学概念。 三、重构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 目前,网络文学一方面对正统文学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二者又形成对峙状态。这种局面并不利于文学的正常发展。詹姆逊指出,在任何意识形态内,既没有绝对的肯定因素,也没有绝对的否定因素,“也许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同时具有积极性和否定性”[1]。由此可以认为,正统文学的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文学的大众意识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调和,可以相互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界既需要高扬通变意识,网络文学也需要重新构建新的意识形态。 一是树立“寓教于乐”意识,提高文学艺术水平。网络文学的开放、自由、互动极大地满足了网民的游戏性和娱乐性。但是,必须强调的是,网络文学放弃了对日常生活进行修辞化处理的手法,远离更为深刻复杂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缺少传统作家用宏大叙事手段来反映人类整体精神的方式,转而谋求一种纯粹的精神宣泄,最终导致大量泡沫文学产生。写手们多是感怀而遣笔,心仪而诉求,自娱以娱人,文笔随性,纵横无忌,对网络自由精神的表述有一种矫情、虚假的因素,将网络变成了自己的日记本,文学应有的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被彻底淡化。可以说,目前的网络原创文学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文学,三分之一属于准文学,三分之一属于非文学。谢有顺的批评和建议对网络文学很有帮助,他说:“网络文学在艺术上还显得粗糙、随意,模式也还显得单一,它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需求,也就是说,在轻松之外,有时也需要沉重,也需要尖锐的心灵撞击,需要深度和精美”[10]。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对于网络文学来说,也应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二是突破题材限制,关注现实生活。目前,大多数网络文学局限在爱情题材上,而且是虚拟的网恋故事,这就使网络文学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大多数上网一族年龄较轻,他们缺乏足够的阅历去感受生活,导致以宣泄个人情感为主的大量作品在网络中蔓延,这说明网络文学目前还处于自发阶段和初始阶段。网络文学要走向成熟,就必须学习传统主流文学的开阔视野,以及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意识”。网络作者不能整天坐在电脑前,沉溺于虚幻贫弱的空想中,而应该积极投入社会现实,真实地体验生活,热切地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只有这样,网络文学才能走出题材的限制,在更广阔的生活中提炼出更新的生活,赋予作品以丰富的现实生活背景,赋予人物以极大的人性魅力,从而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思考和强大的震撼力。网络文学要真正在文学这片沃土上有所收获,还要不断的开垦、种植,网络作者必须把眼光从电脑前放开到整个社会,感受更丰富更真实的人类生活。 三是实现网络文学的纸面化。大量的传统主流文学已经实现网络化,而网络文学很难实现纸面话,原因在于网络文学自身的根本缺陷。创作主体的非职业化和年轻化,使网络文学被人戏称为“随意文学”、“卡拉OK文学”、“快餐文学”,网人们随取随用,就像对待一块餐巾纸那样,用过了轻轻扔掉便是。许多作品只能在网络上生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生命力相当短暂。正因为如此,一些网络作者有意向传统文坛靠拢,他们在网上成名后又回归到传统的纸面文学,希望其作品出版后能够得到主流文学的认同,卫慧、棉棉、蔡智恒、安妮·宝贝等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了主流文学视野。一位评论者指出:“现在网络文学通过纸面媒体整体亮相,表明网络文学和网络写手基本上获得了传统文学和传统印刷出版业的认可。”[11]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已经出版发行,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网络原创作品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接龙小说《风中的玫瑰》。网络文学的纸面化道路,不但有利于文学的经典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而且能够促使具有厚重感和历史感的作品产生,从而使网络文学逐渐进入成熟化的发展轨道。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网络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并不是坏事,反而能够促使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积极的转变。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态势,党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没有党的指导思想这种历史性飞跃,没有全民族精神状态的这种深刻变化,没有敢闯敢试的劲头和及时总结经验的智慧,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估量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必须充分认识这个主流。”这充分说明,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它是一个“历史性飞跃”的过程,包括了“敢闯敢试”的探索性精神。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必定主动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便适应新型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可以断定,将来网络文学和主流文学的关系,正如今天报纸与杂志的关系,竞争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0. [2]梁宁宁,聂道先.网络文学:文学发展的第三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2001,(8). [3]邱峰.网络文学的现状与思考[N]·人民日报,2003-06-15. [4]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6). [5]孟繁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及生产[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6]陈跃红.后现代思维与中国诗学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1996,(1). [7][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61. [8]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A]·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11. [9]杨新敏.网络文学刍议[J]·文学评论,2000,(5). [10]谢有顺.需要深度和精美[N]·文学报,2000-04-20. [11]吴晓明.网络文学创作述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 4). [作者简介]:李红秀(1969-),男,四川南江人,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