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网络媒介与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 贡少辉 参加讨论

文学史从文本介质来划分,可以分为口语化文本、纸质文本、电子文本和网络文本四个阶段。文学媒介介质的变化,将导致在相应世界观指导下的文学发生相应的变化。荷兰学者穆尔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携带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1],“书写的出现带来了思想空间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沃尔特·翁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从口语到文字、印刷再到电子技术对语词处理的变迁过程,深刻地影响并基本决定了语言样式的演化,同时也影响并决定了人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的方式。”①在这方面,乔治·布卢斯东关于小说和电影的结构差异有一段颇为经典的论述:“小说采用假定的空间,通过错综的时间价值来完成它的叙述;电影采取假定的时间,通过对空间的安排来形成它的叙述……小说通过时间上的逐点前进来造成空间幻觉;电影通过空间上的逐点前进来造成时间幻觉。”[2]
    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也将不可避免地使其承载的文学发生变化,连同其生成的新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崭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②。网络媒介是网络文学生成的土壤,网络媒介的特性赋予了网络文学相应的属性。笔者将从后现代性这一角度切入,展示两者之间的关联。
    一、网络文学与后现代性
    

    德国社会学家韦尔施把现在的社会状况看作是“后现代的现代”,这就是说,后现代不是超现代和反现代,而是20世纪的现代的一种转换形式,它是属于现代的,我们现在仍生活在现代里,但是随着我们实现“后现代的东西”,我们的现代便具有了后现代的特色。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只是和另一种现代相比才是后现代的,而后现代告别了近代的现代的基本要求:统一的梦想——从笛卡尔开始的普遍数学模式的构想,到世界史哲学的规划,再到社会乌托邦的构想。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实为对三大元叙事的摈弃,这些元叙事——一种能包容和指挥一个时代的一切理论和实践行为的指导思想,不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合法性。利奥塔对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做了说明:“后现代既不是按照现代,也不是反对现代,它已经包含在现代里,只是以隐蔽的形式。”那些早已存在的动机,却以压抑的形式、支流的形式和隐蔽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显著的形式存在———在现在获得了激进性和决定性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可以再用现代性的思维误解后现代性,后现代并不是靠否定以往的生活而异于近代、现代主义和进步主义那样,而是敢于正视不同事物的当前的同时性[3]。所以,后现代思想在韦尔施看来,只是20世纪激进的现代在思想上的发展和兑现,与其把它看作后现代主义,不如将它称作激进现代。
    后现代和现代的区别在于,后现代摈弃了现代主义,即摈弃了专一性和超越的结合;把现代在特殊的领域里所获得的成就变成日常生活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在现实的广度上实现着现代最初只在特殊的领域里通过实验所取得的成就。后现代从私人化的现代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日常形式,后现代所认识、所表达的这种影响具有深远的多元性,而它作为一种可能性,甚至在现代之前就可能被发现了,只是没有起作用,20世纪的现代逐渐认识到世界和人类的有限性、异质性和多元性,但只有在后现代才能全面实现多元性的意义构想。
    口头文学是人类上古时期的产物,在没有使用文字前,文学文本只能靠人们口头传播,人类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是纸质文学,如金惠敏所说:“现代西方的文明就是印刷机,而文学就是印刷物。”“现代性的基本观念来自启蒙运动的精神,是启蒙的精神哺育了现代性的产生。”“启蒙思想者的意义在于他们通过学术论著、通俗的读物的各种形式,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新思想。”[4]可以说,纸质文学的产生是现代性的产生因素之一。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是继白话文运动之后的又一场文学革命,我们可以称它‘网话文’。从语言到内容到结构,‘网话文’都将为世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超文本’。”[5]网络的超文本性颠覆了线性文本结构,超文本文学超越了个别文本的限制,将众多的文本通过关键词的链接互联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超文本使互文性进入时间与空间的压缩,从而把量的差异转变为质的差异”③。超文本网络文学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是和后现代的特性——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等理念相契合的。网络文学在后现代所表现的现代性,其实就是网络文学的后现代特性,因为后现代只是现代的延续,是现代性的深层发展形式。后现代的意义并不在于为世界构造发展蓝图,而是以适当的意义确定当代。于此,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影响,也可以被看作是后现代和现代之间关系的体现,而且这种文本介质的转变是在社会思潮转变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历史上看,网络文学是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产生的,而印刷文学则是在近代的现代和20世纪的现代中产生;网络的发展是后现代多元性日常生活化的实践者,印刷则是启蒙、自由、理性等现代性思想的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文学从印刷文学到网络文学,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性是怎样产生的?有着哪些后现代的现代性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对网络文学的形成过程及其特质的分析是关键。
    当葛红兵把文学的历史分为口头文学、印刷文学和网络文学时,就是把文学的传播方式作为文学的划分标准,尽管忽略了电子化文学的存在,或是将电子化文学作为印刷文学的一种延续,但这种划分标准却肯定了网络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并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学。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论述网络媒介如何赋予网络文学后现代性的特质,并认为,网络媒介所蕴含的后现代性特质,将使网络文学呈现一种审美距离日渐消失、多重话语形式并重。
    二、网络时代审美距离的消失
    

    文本有没有蕴含审美趣味,被认为是文学与非文学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审美即距离,本质上说,距离创造了美,即距离产生美。康德虽未在美学史上直接表述这一观点,但他关于美是无功利性的判断,实际上就是在美与社会之间划开了界线。“后康德派”的叔本华,他的整个美学就是展现美对现实利害的否定和超越,即他所指的“距离”:“我们的生命履历就像一幅马赛克的图案,唯其与拉开一定的距离,我们才能认识它、鉴赏它。”现在的“距离”说经过布洛的论证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美学共识。在文学的研究中,“想象”、“陌生化”等其实是从不同角度对“距离”的不同提法,而且在文学上扮演着“距离”在美学上的角色,是它们创造了文学。
    “想象”或“虚构”可以说是文学产生的重要机制,德国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想象的一些重要的特征,是生产审美纬度的原因,这种生产既表现于艺术作品,也存在于人类其他的基本活动。”“陌生化”被俄国形式主义学者认为是文学区别于非文学的重要标志,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旨在使人感觉到事物,而非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乃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难以把握,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的本身就是审美化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模仿不能达到揭示对象的本质,却接通了起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映照。主体对客体的呈现永远不可能与客体本身完全同一,而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生成了认识上的距离。所以,我们认为:文学是在对象的可以再现与不可再现的夹缝中发挥着中介的作用,“在‘是’其自身和‘拥有’其自身之间所存在的不可逾越的距离是文学的一大发现,文学以其对这一距离的探索而特别彰显了这一发现”[6]。我们之所以需要文学,正是因为它能够在认知话语无能为力之处以独特的方式沟通存在与非存在、可知与不可知、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距离。文学是通过想象的方式来沟通距离、体现距离的,它的存在是以“距离”的存在为前提的,也可以说文学即距离[7]。
    真正使“距离”成为可能,使“距离”由时间、空间而自然进入心理和意识领域的,则是从我们将世界二元对立,形成了本质是现象归属的哲学信念,哲学的“距离”决定了文学的“距离”。在这一点上,二元论的论调是“距离”产生的理论支撑点,也是文学在纸质文本时期的重要特征,因为这种论点体现着精神与物质、我与非我、现象与本质以及人与审美对象等之间两相对立的矛盾。文学产生于矛盾的两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融合”甚至是“物我两忘”之中。
    网络时代我们之间还存在“距离”吗?英尼斯的时空偏向性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他认为,任何媒介都存在时空偏向:传播媒介或具有易于长久保存但却难以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远距离运送但长久保存差的倾向性。“距离”虽然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空间的概念,但人们从来就是以时间来度量空间“距离”的,如“你家离学校有多远啊?”“一个小时能到。”所以,“距离”本质上是以“时间”来体现“空间”的。网络媒介传播的瞬间性,按英尼斯的说法应该属于偏向时间的媒介,它用时间“消灭”了距离。人与人之间即使远隔重洋,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他就能出现在你面前。网络时代传播的速度,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借重的空间语境只存在逻辑上的顺序,不存在时间上的顺序。在二元对立的哲学中,时间和逻辑的顺序在构造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时间上的原点和逻辑上的原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而现在,网络媒介对时间顺序的颠覆在日常生活中已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的心理和意识领域,二元对立,对立存在着“距离”,由于速度而“消灭”了“距离”,原点和起点几乎可以重叠为同时产生或再现。
    网络时代距离的消失,从网络媒介目前表现的现象来看的确如此。它是对近代的现代二元对立所产生“距离”的消解,哲学上“距离”的消失,意味着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距离”也将受到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学是以距离为基础的以纸质文学为主体的文学,在后现代的今天,作为昔日具有唯一合法性的地位,把以前受其压制而“隐蔽”的文学形式以日常化的形式呈现。同时,二元对立意义上的本质和现象在逻辑上的“距离”没有随着时间对空间的消失而消失,也就是说,哲学上逻辑的“距离”为以“距离”为基础的文学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所以在当代社会,后现代的思潮没有给文学重新构架图景,只是给予了各种文本介质文学应该处在的“位置”。
    三、图像增殖与视觉文化转型
    

    图像增殖并不是肇始于网络时代,在电影、电视产生的时候就出现了,《凝视的快感》、《视觉文化》等著作中都曾论及视觉文化转向这一问题,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其《图像时代》就探讨了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当口语文本的文学和纸质文本的文学进入电子媒介,形成电子化文本之后,其形象之美被放大、被强化,甚至使语言之美成为文学之美的点缀。如现在的新闻,画面和声音被认为是比文字更重要的讯息,这种图像增殖的现象在网络文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如网络上的诗歌、小说等,可以通过FLASH动画或图文并茂等形式表现出来,并配以文字来理解。
    文学文本中语言和形象本来是统一于语言的,语言蕴涵着图像,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在文学中产生图像,尽管在很多时候语言并不能穷形尽相,也就是说,在文学文本上存在着语言和图像的张力。文学进入电影、电视后,语言和文字处于分裂状态,文字要“臣服”于图像,在网络时代这个现象更是如此。《图像时代》一书认为,图像正成为我们最日常的文化现实,从学术史上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学转向”正迅速地被“图像转向”所取代,进一步而言,如果我们身处于后现代,那么后现代的特征就是图像统治。
    “现代感性主要是话语性的,它在语词与图像、知识与废话、意义与无意义、理性与非理性、自我与本能等之间赋予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的权利。与此不同,后现代感性则是形象性的,它特许视像的感性高于文字的感性,形象高于概念、感觉高于意义、直接高于更带中介意味的知识形式。”[8]图像在人们的感知中占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图像的话语瓦解了抽象的理论话语,形象的图像、直接的来源于感觉的图像等新话语形式颠覆了霸权话语。利奥塔也认为文学的理想品格应当是图像性,由于图像的解构性,文学也应该是后现代的,他解构了文学的元叙事、话语霸权结构,但他没有解除文学,只是把在纸质文学时代被“隐蔽”的文学的图像性引入话语体系,将它作为话语性对抗和冲突的另一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文学的解放,使得文学在话语的选择上呈现了多元的趋向。穆尔也认为:“新媒体并不是自然出现,它们已经是人类经验的一种表达方式。”图像的解放是人类本身经验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可能受限于媒介介质不足或不可靠的影响,人们选择了其他的表达方式,如书写文字等。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使得这种图像化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解放,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图像的表达与文字的表达都可以规约为最基本的比特形式来处理。从另一方面来讲,图像的表达方式。是人类史前时代的重要的表达方式④,人类早期开始记录、传达更多的是通过图像来表达,网络媒介使人类重新获得了接近自然状态中获取信息的可能。
    四、对话与播撒并存
    

    首先谈论全球化这一概念,这对理解球域化⑤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也将在对全球化与球域化的关系中,分析对话与播撒的关系。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直接推动者,资本主义市场本身的欲望逻辑是全球化的内在动力,全球化在根本上是单向性的、主动的运动。“全球化”不是两个主体间相互协商的结果,不是主体间性的全球化,而是主体对他者的全球化,是强势力量的全球化,有的学者甚至将全球化看作是美国的全球化。金惠敏认为,现代性是着眼于纵向的坐标,显现出资本主义的本性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后现代性则是横向的坐标,显现的是资本主义的影响和结果,需要考量的是对他者的作用和与他者的相互作用。现代性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以资本主义价值观为中心的“播撒”,而后现代性则强调交互性、主体间性,把对象还原成对话者、交流者,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取向,悉心倾听对方的声音。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世界文学的构想,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强国将其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以世界化、普遍化的方式拓展。在网络时代,主体和他者的关系——对立审视的现代认识论视角转变为主体与主体的主体间性的视角。在网络文学之前的印刷文学及其变体影视文学,传播媒介固有属性使文学的播需以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如美国每年的文化产品的出口值仅次于其航空产业。网络媒介为各个主体提供了交互平台,每一个主体都有可能成为文学创作、传播的中心,世界文学将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形态逐步转变为多元的态势。以“全球化文学”取代“世界文学”的过程仍然是现代化的,“全球文学”只是说所有的文学都将卷入到全球化的过程,而球域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地域化的过程。网络媒介处处皆可为中心的特性,使凭借网络媒介而产生的网络文学防止了文学同质化的倾向,保持着各个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又向全球普及。所以说,网络文学从传播方式上看是对现代性的解构,而这种传播方式正是基于网络媒介的技术特性。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性是指:在距离感的消失、图像增殖和对话与播撒的作用下,网络文学所具有的“新”的现代性特征。网络文学经由印刷文学以及电子化文学的变迁,体现为一种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转变,是近代的现代、20世纪的现代向后现代性的一种转变。在转型的过程中,网络文学也呈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网络文学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而产生的,这种数字化实现了现代理性主义关于普适性逻辑语言的理性;同时,在网络文学中图像的广泛运用将图像与现实的关系进一步倒置,以及文本组织结构的超文本特性、互文性,使网络文学又具有了后现代的特性。这种矛盾,说明了网络文学这种后现代性,其实具有一种现代性的特质。需强调的是,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中心主义的颠覆,并不是将所有的现代性统统加以解构,而是将它“改头换面”,它要颠覆的是以现代性为唯一标准的认识取向。现代性仍然是当下多元社会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现在的社会图景呈现为口语文本、印刷文本、电子文本以及网络化文本相共存、相交织的文化形态格局,而且,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本与摹本”这种关系,而创造全新的“摹本”世界。
    尽管形成文学后现代特性的原因是多重的,但网络媒介的影响一直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网络媒介特有的技术特性,使得网络文学有着与其他介质的文学不同的属性,也使网络文学具有后现代的特征。
    ①麦克卢汉、波斯曼以及保罗·莱文森等也有相关的论述。
    ②欧阳有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一书关于网络文化的具体界定。
    ③巴尔特、纳尔逊、欧阳有权等对“超文本”概念的论述。以及富有交互性与参与性等特征的文本形式。
    ④参阅莱文森对“史前小生境”的论述。(《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在此他虽然论述的是听觉媒介,但沿革“媒介倾向于复制前技术的世界”这一逻辑,我们可以认为图像媒介也是复制了“前技术的世界”。
    ⑤本文认为,球域化是指全球化与地方化、地域化相结合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约翰·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6-87.
    [2]乔治·布卢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66.
    [3]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7.
    [4]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葛红兵.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新生点[J].山花,2001(7).
    [6]ISER W. The Fictive and the Imaginary, ChartingLiterary Anthropology[M].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298-299.
    [7]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4(2):58-59.
    [8]话语与图形,图像转向与语言转向[EB/OL].(2008-08-11) [2010-04-01]. http://review. artintern. net/html.php? id=2490&page=2.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