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从德国“国际译者之家”看中国文学走出去(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陈巍 参加讨论

    根据多年来翻译德国、瑞士当代文学作品,参加在德国、瑞士召开的国际译者翻译工作坊和研讨会的体验与感受,笔者认为,只有多管齐下,高度重视国际译者的生存状态,强化图书外译资助项目的宣传,建立国际译者之家强力支持图书项目,才能下好中国图书外译的这盘大棋。在中国图书外译过程中,仅仅设立外译工程项目,给国际译者提供按照国际惯例的稿酬还是不够的。还可以成立国际译者之家,邀请译者入驻,从事中国作品的外译,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多种中国作品外译项目的工作坊和研讨会,这些资助国际译者的举措与我国向许多国家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同样重要。
    因此,吸取其他国家在图书外译体制上的长处,如借鉴德国资助国际出版、培训国际译者队伍的具体实施者——柏林文学研究会(LCB)50多年的成功运营经验,在我国建立“国际译者之家”,不但能够细化与强力支持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而且能够通过这些机构的运营与实施,逐步建立一个庞大的外译中国图书的国际译者网络,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与文化软实力,自然有非常大的帮助。
    德国是世界第一翻译出版大国,虽然德语在使用人数上还不能进入世界前十名,但是德国在译入图书和译出图书的总量上,近年来一直雄居世界第一位。世界上最大的版权贸易图书博览会每年秋季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这一图书盛会替德国打开了一个通往全球图书市场的窗口,这也是德国彰显其世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那么德语图书为何会持续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热衷于翻译德语图书呢?
    德语图书中涌现了很多社会科学和文学类的经典作品。由于其自身的质量与品质以及不断地创新,德国图书始终受到国际市场的高度重视,因此版权输出异常活跃。例如2012年,德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帖木儿·费尔梅斯(Timur Vermes)出版了长篇小说处女作《他又回来了》,讲述了希特勒在二战结束66年之后,重新醒来,用60年前过时的眼光与方式面对当代充满活力的德国,引发一系列荒诞的闹剧。该书成为近年来德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在德国销售200万册,同名有声书卖掉30万套,输出版权达41种语言。这种业绩一方面与该书迎合德语图书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德国高度重视对取得一定市场认可程度的新作品与新作者在国际上的推介密不可分。例如在该书出版一年之后,就在德国北威州的施特拉伦国际译者之家,召开了《他又回来了》国际翻译研讨会,邀请11位购买版权的国家译者与作者费尔梅斯见面,专门研讨翻译此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该书得以正确翻译与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产生了有益的帮助。
    德国具有一套十分成熟的国际译者资助与培养制度,在德语国家以及欧洲各国都设立了类似施特拉伦的国际译者之家,这些译者之家,往往建在幽静场所,配有10到30套独立房间,小型图书馆,会议室,公共厨房等设施。如果国际译者与他们母国的出版社签订了某本图书的翻译合同,就可以向德国歌德学院、博世基金会等文化机构申请相关的翻译奖学金,来国际译者之家驻留,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之中翻译这些作品。邀请方在译者驻留的同时,还会安排译者与该书作者见面,在翻译过程中召开翻译工作坊,就文本翻译的问题与作家本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与研讨,从而能有效扫除翻译过程中文本理解的障碍,对高质量译本的诞生大有裨益。而作家本人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这种研讨会往往意味着该作家国际知名度的提升。
    以1963年成立的柏林文学研究会(LCB)为例,就可充分说明这种德国文学翻译资助制度的优势。柏林文学研究会坐落于德国首都柏林万湖畔,是国际上知名的推介德语文学的公益性协会。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该机构已经成为德国作家与国际译者交流的平台,每年通过举办大量的翻译研讨与交流活动,邀请翻译德国文学的译者访问德国,使得翻译德国文学的国际译者队伍愈来愈壮大。例如从2004年3月开始,每年召开为期一周的国际译者研讨会,邀请10到30名不同母语的译者,就同一部作品的翻译问题与德国作家展开研讨。研讨会还邀请基金会、出版社、文学评论家全面介绍德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出版、资助情况。之后邀请这些译者参加莱比锡图书博览会,并在博览会上与德国读者见面,研讨。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国际译者翻译德国图书的兴趣,效果显著。由于德国翻译基金会也设在柏林研究会,类似这样的译者交流研讨会每年举办多次,对德国文学的走出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仿照德国模式,建立国际译者之家,应该列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长远战略,通过构建这样的国际译者交流平台,为国外译者在中国翻译中国文学和文化作品创造安静平和的氛围与环境,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国家翻译出版资助项目,使中国图书的翻译质量得到更多的保证与提升。笔者认为,国际译者之家的建设,使国际译者,图书外译项目,国际译者之家得到有机的结合,翻译中国文学和文化图书的国际译者队伍才会不断扩大,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效果才能逐步彰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