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有影响,是否有价值,应持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维度,一是历史维度。有的作品,当时可能很有影响,但是在文学史上并无价值;有的作品在当时默默无闻,却有文学史意义。如果说柳青的作品只是前者,时代的传声筒,并无文学史价值,显然与事实不符。我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现当代文学所知有限,但从有关柳青《创业史》的学术争论中,还是意识到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确实需要辨析。 恩格斯《反杜林论》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过去,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分析文学作品,常常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大而化之,概而言之,听起来头头是道,却多不切实际。对柳青及其作品的分析评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想更好地理解柳青,就必须注意到他兼具革命工作者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事实上,早在1943年2月,中央决定文艺工作者到工农群众实际工作中去,柳青作为头一个被讨论通过鉴定的同志,被中央组织部抽调下乡,分配到米脂县民丰区吕家硷做文书。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深刻地理解党的农村政策,深知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在文学上,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把翻天覆地的时代风貌展现出来。《种谷记》只是牛刀小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所呈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是显而易见的。1952年,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柳青主动要求离开北京回到陕西长安县工作,在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真正走进“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不断地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终于写出具有深厚现实基础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作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亲历者,柳青最清楚农民想什么、农民最需要什么。《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梁生宝等形象,既是当时广大农村的真实人物,也是高度浓缩化的艺术形象。柳青说:“《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回答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读者、批评家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客观地分析作品,而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环境抽象地讨论问题。 这就需要理解作者,成为他的知音。但“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向来纠缠不清。柳青承认文学批评很有用,但是做好文学批评并不容易,在政治思想、生活阅历和文学修养三个方面,都要有较高的水平,才能使自己的理论批评有深度,让作家信服。他说:“第一,向读者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技巧,这是很重要的工作。第二,受文学评论影响的主要是广大读者,其次是成千成万青年习作者。不受文学评论影响的是已经成熟的作家。对他们不准确的赞扬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不准确的批评,不能动摇他们的创作规划,却能做他们加强规划的参考资料。作家成熟与否,看他在政治思想、生活阅历和文学修养三者达到大体一致的较高水平。而无论怎样‘权威’的批评家,在生活阅历这方面,不能和作家相比的。所以对不准确的批评能采取评价的、警惕的态度,这是作家成熟的表现之一。第三,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由它本身决定,批评家的影响是暂时的。任何‘权威的批评家’,虚捏作品的成就或抹杀作品的成就,都是暂时的在读者和青年习作者中起影响。对文学作品最后的评断是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总是逐渐被人承认,越来越有光辉的。”在柳青的文学思想中,具有现实主义深度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核心是广大农民,农民是否喜欢,是否支持,是柳青小说亟待回答的问题。他说:“我研究农民为什么劳苦,我研究他们怎么那么爱儿子和土地。”中国农民的苦难与艰辛,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他们的理想,他们力图为改变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所有这些,都成为之后柳青小说反复书写的主题。惟其如此,他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具有创造力的代表。柳青认为,那些脱离农村实践的理论家,未必能够深刻地理解他。 正如柳青所说,“对文学作品最后的评断是时间的考验。”今天,我们依然怀念柳青,依然呼唤《创业史》这种具有崇高美学风格的文学作品,说明柳青的创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超越时代,成为经典。历史证明,广大读者是他真正的知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