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文艺精品既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文艺发展呼唤精品,最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当前文艺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良现象,让精品文艺指引创作航向;文艺在介入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艺精品的特殊功能尤其不能忽视。 有“高原”缺“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基于其对文艺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也深刻指出了当前文艺发展问题症结所在:缺少有深度的文艺精品。 文艺是精神食粮,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提升读者思想品质和审美素质。但在市场冲击下,作家艺术家精品意识淡化,使得很多文艺作品沦为商品,其本身潜在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这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情况。 第一,消解崇高,篡改经典,虚无历史。当前,各种“戏说”类、穿越类作品无视历史,甚至肆意篡改历史,造成作品严重失真。第二,是非颠倒,价值观念模糊。当前文坛存在不少无价值判断的“中性”作品,甚至有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恶意渲染社会阴暗面的情况。第三,宣扬低级趣味,媚俗、低俗之作时有出现。第四,粗制滥造毫无思想内容的“文化垃圾”。文艺创作需要在保持华美形式的同时,以感人的形象、深刻的主题震撼人,使其思考人生,反思历史。但当前不少作品缺少这一特质。第五,言之无物,包装奢华。文艺作品需要精心打造,应该有精美形式,做到形式内容有机统一。第六,自我表现、无病呻吟。不可否认,文艺具有自我表现功能,可以抒发甚至宣泄内心情感;但艺术家只有将自我与社会融为一体,抒写来自生活的感悟与认识,并将这种情感赋予一定可感的形式,才具有艺术感染力。纯粹的自我陶醉、沉湎于内心自我而不能自拔的“无病呻吟”不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唯有怀抱“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刘勰《文心雕龙·程器》)的志气,文艺才能发挥其特有社会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