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鲁迅研究:走出“八十年代”(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邱焕星 参加讨论

    事实上,新世纪以来的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变,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关于“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讨论开始出现,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甘阳所言的“通三统”问题,投射在我们的历史上,分别对应着古典传统、启蒙传统和革命传统。对此思想史、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引发了社会瞩目的论争,而其内核,则指向了19世纪以来确立的、以民族国家体系为中心的现代文明批判,进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探究“中国模式”对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意义。
    然而回头来看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却发现很多人置身事外,似乎时间的流逝,独与这些领域无关,一个明证就是:如果检索一下中国知网,会发现几乎没有讨论鲁迅与民族国家建构(“中国想象”)的文章。显然,“纯学术”的路径依赖严重阻碍了学界去认识鲁迅传统和当代中国的关联,而在那些关照这个问题的研究者那里,他们往往从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主义和世界主义立场出发,担心将鲁迅放在“中国想象”的民族国家建设大背景下讨论,会陷入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狭隘。
    但如果揆诸历史,我们又明明发现鲁迅传统在“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想象建构中,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不同时期的“鲁迅形象”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中国想象”,以致形成了“启蒙鲁迅”与资本主义中国、“革命鲁迅”与社会主义中国、“反现代性鲁迅”与“中国模式”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鲁迅传统一直在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语境之中,为其形象建构提供着思想资源,所不同的只是研究者的不同的中国想象而已。所以,问题只能从鲁迅研究者的理念中寻找,而其根源就在于他们对20世纪80年代立场的坚守,它以回到五四的新启蒙主义为中心,强调社会批判和制度疏离,在激进主义消退的时代背景下,日渐成为当下知识界的主流思想,在这种视野里谈论鲁迅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就容易陷入知识分子的不正确,由此导致合法性的缺失问题。
    而表现在鲁迅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关系上,秉持特定立场的研究者犹如《墨子·天志》中的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这显然不是世界出了问题,而是标准的问题。事实上,鲁迅和民族国家想象的关系,远比既往认识复杂丰富得多,他既坚持世界主义,也相信建构民族国家是走向现代的必由之路,正如他在《文化偏至论》中所言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显然,鲁迅自身是一个多元传统,而鲁迅研究也基于这种丰富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鲁迅那里摄取过不同的思想资源,由此参与到当代中国的历史建构过程中,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历史研究者就容易成为时代的旁观者,最终陷入刻舟求剑的困境: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鲁迅1927年也曾遭遇这个问题,他在《无声的中国》中指出:“将文章当作古董,以不能使人认识,使人懂得为好,也许是有趣的事罢。但是,结果怎样呢?是我们已经不能将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拿最近的事情来说,如中日战争,拳匪事件,民元革命这些大事件,一直到现在,我们可有一部像样的著作?民国以来,也还是谁也不作声。”面对这种“哑了”的困境,鲁迅的办法是:“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这对当前的鲁迅研究来说深具启发意义,一味地回避否定,不过是掩耳盗铃,在主观上制造了一个“无声的中国”,最终陷入“失语”的状态,所以鲁迅研究者需要“走出20世纪80年代”,正视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从学术的角度尝试着解释、批判和创新,真正发扬鲁迅的现实参与精神,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活的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