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网络文艺而言,普遍陷入了奇观陷阱——因为技术强大而过分依赖技术,力量集中在刺激感觉、营造奇观上,触及灵魂的艺术性明显不足 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情感世界是驱动创作的重要引擎,而人工智能却是无心的机器,冷冰冰的物理组件,它可以承担部分工艺制造,但永远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面对技术发展的诱惑,艺术家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又要有不移的定力,始终守护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否则我们将被技术带着迅跑,等不及落在身后的灵魂 在艺术发展史上,技术在创造工具、提供传播手段、创新艺术样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技术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呈现新的特点,似乎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艺术家的帮手,而开始觊觎创作本身,意欲取而代之成为艺术的主导。在这场“争抢”中,感觉和思维成为两个主攻方向。 新技术造就新感觉,触及心灵还需艺术 先来看技术对人类感觉的重塑。当前大热的代表性技术就是虚拟现实(VR)。虚拟现实是一种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在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在艺术领域,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可以把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按照物理时空结构和因果关系重新整合起来,创造沉浸式体验,从而使艺术审美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如《我的世界》《第二人生》这些当前热门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名字那样,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第二人生。 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改变艺术的格局。不同文明时期的艺术样式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不是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各自都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如电影艺术是在工业时代光电技术的基础上吸收了传统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因素而形成的艺术形式,网络文艺是信息时代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了传统艺术的精华并加以发展而成的新艺术形式。有统计数据表明,信息技术正在挤压传统艺术的空间,上世纪80年代,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文学刊物比比皆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文学刊物的发行量连年下滑,不少刊物相继停刊。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的用户规模达到2.67亿。某电子游戏创造了同时在线人数突破600万的纪录。网络文艺的蓬勃与传统文艺的萎缩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其中的相关性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