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悲剧精神的审美超越——21世纪军旅文学的一种观察(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傅逸尘 参加讨论

    在战争中体现军人的终极价值
    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以牺牲和奉献赢得战争的胜利,换取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安宁。和平既是对军人的最高褒奖,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军人的埋没。和平年代的军人所面临的职业困境、情感困境和人性困境又是怎样的?21世纪以来军旅长篇小说在反映和平年代的军旅现实生活时,不再是空泛化、模式化地表现军人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是体现出思辨的深度与力量。
    对军人来说,只有战争才是自己的归宿,只有在战争中才能体现出军人职业的终极价值。战争渴望、战斗激情凝结成一代代军人难以释放的战争情结。在马晓丽的《楚河汉界》中,周东进所在的部队到南部边境轮战,一直钻猫耳洞,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战役,这使他很郁闷。当接到主攻395高地的命令时,他两眼放光。“周东进激动不已,他只觉得一种压抑不住的激情在胸中汹涌澎湃地冲撞起来,充盈着他的每一根血管,弹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一种自幼就熟悉的冲动使他周身燥热,坐立不安,恨不能立刻开战,打一场功垂史册的好仗。”这就是军人的职业理想,他们时时刻刻思念那战争女神,甚至愿意献出生命。为此,他们忍受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精神煎熬,拼尽全力对抗平庸,最终却又无可避免地流于平庸的悲剧命运。
    一直以来,军队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融入庞大的军队,军人就是一种符号。个体生命、个性化存在似乎从未成为过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主流。不过对于社会而言,每一名军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家庭来说,每个军人都是鲜活的、不可替代的惟一。因此,21世纪以来的军旅长篇小说更加重视军人个体的生命经验,直面他们的精神困境。除了职业的限制和困惑,军人也拥有自己的情感生活。当一个善良、正常人的情感需求被剥夺而无法实现时,人性的情感悲剧就在所难免。军人的家庭在经济和物质的浪潮中面临诱惑和考验,军人边缘化的职业和清苦的生活被人讥笑和不解,他们能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攀上精神的高地、立起价值的标高呢?事实上,我们常说的“人在军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选择,它已经成为军人生命的选择、价值的皈依和精神的寄托。这种浓得化不开的军旅情结既蕴含着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也隐藏着军人在职业选择中的精神危机,其中亦蕴含着丰富的悲剧性审美元素。
    在衣向东的《一路兵歌》、王秋燕的《向天倾诉》、韩丽敏的《将军楼》等现实题材军旅长篇小说中,没有战争的残酷血腥、没有历史的沧桑厚重、没有慷慨悲怆的英雄豪气,有的只是和平年代普通而又平凡的军旅生活。《一路兵歌》的故事围绕着北京的一个使馆区的勤务中队展开。中队长、指导员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基层带兵人,他们长期和妻子两地分居,独自一人坚守在军营中,放弃了种种天伦之乐。指导员的妻子是个下岗女工,天天盼着能随军到北京功与丈夫团聚,可是就在愿望即将实现的时候丈夫却不幸得肝癌去世了。平凡的军人、卑微的死亡,可是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个称职、敬业的军人?在《一路兵歌》中,没有战场、没有英雄,有的只是普通的人、平凡的军人。军营是他们热爱的地方,是他们实现理想价值的平台;可军旅生活所特有的种种限制和现实的困惑也给他们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情感缺憾,这种生死两隔的遗憾又何尝不是苦涩而痛彻的悲剧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