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迄今,民间文艺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受到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民间文艺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就增强文化自信而言,民间文艺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承载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是几千年来群众在生活与文化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本身就与传统文化联结在一起,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思想追求。那些流行于乡村里巷、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的歌谣、故事、神话、传说、秧歌、社火、年画、剪纸、京剧、秦腔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文艺形式,蕴含着人们关于婚姻、节日、时令、礼仪、伦理、生产、信仰等问题的传统文化意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在千百年的薪火相传中,民间文艺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隐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密码。 中国早在周代就出现了特设的采风官或采诗官,他们负责搜集民间歌谣,朝廷借此了解社会现实和民心所向,此后历朝历代开明的政治家也曾沿袭派遣特使去民间采风和采诗的制度。在搜集整理民间文艺的过程中,民间文化所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文化意识以及民间文艺的审美形式和风格由此也影响了官方文化的形成。在延续中华文脉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民间文艺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扬文化传承中的人民性传统 从清末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历程的整个20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矛盾纠结中,民间文艺常常被赋予“民族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意义,承载着重铸“民族精神”、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的希望。五四时期,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中国知识分子在批判传统文化、寻找民族出路时,就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到民间去”成为一种文化姿态。知识分子重视民间文艺的根本原因就是看重这种文化形式所代表的人民性传统,他们认为民间文艺是活在民众中间的、内在于民众生活的、真正能够代表民众传统的文化形式。此后,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民间文艺一直因其人民性传统而受到重视,常常被看作是继承文艺民主传统、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作品的重要形式。 民间文艺活在群众当下的生活中,与当地群众的生产行为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是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诗性元素。民间文艺表演经常和群众的其他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平时无论是遇到各种仪式活动,还是节日庆典,都是民间文艺演出的时机和场合。民间文艺表演总是需要当地民众群体性参与,群众是民间文艺的真正主体。在对某一民间文艺的共同表演和参与中,群众由此也受到了共有的历史记忆、文化观念、审美风范的影响。民间文艺是“无字的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中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