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切实反思“汉学心态”(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自主创新中重振文化自信
    张江:关于中国文化,存在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就是“自信”与“他信”的不对等。在国内,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学界,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外,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文化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赞誉,正所谓“墙里开花墙外香”。深化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建立应有的文化自信,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赵学勇: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以“经世致用”和“美在意象”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影响数千年。“五四”前后,在西学的强力冲击下,传统批评理念在如潮的质疑声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在上世纪40年代的延安得到了强烈的共鸣,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中国实际,以“人民性”“大众化”“民族化”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旨归,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社会历史批评的内涵。
    但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学的”原则被研究者严重忽视,片面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蜕变为庸俗社会学批评。这给西方话语尤其是给注重“文学性”研究的汉学提供了有利的介入空间。数年来,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冲击,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对具有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文学性解读,这使厌倦于庸俗社会学批评的中国读者耳目一新,也给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但随着中国文论体系的自身建构,汉学便暴露出其难以避免的局限性。汉学家只注重对作品文学性的研究而不顾及其社会意义的阐释,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汉学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缺乏真切的感受与深入的认知,因此他们难以真正切入中国实际,理解现当代作家的精神追求与社会情怀。而华裔出身的少数汉学家,研究中时或流露出意识形态之偏见。还可看到,汉学家的预期读者对象是西方而非中国,他们必然以西方读者所熟悉的理论话语描述中国文学,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势必造成中国读者的巨大隔膜,并使得许多研究者在所谓“新的批评”视域中竞相追从。
    先天不足的汉学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能够影响甚广,说明了一个紧要而迫切的问题:当下的文学研究严重缺乏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可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思想、原则、方法的前提下,汲取中国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但需要进行现代性转换),借鉴西方文学研究的成功经验(但需要进行中国化改造),进行一种自主创新的探索。这种创新意味着,我们将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而不再被种种西方话语所左右——文学历史早证明了这种创新的可能性。
    张江:盲目推崇海外汉学的“汉学心态”的确需要反思,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更不是要假反思之名加以排斥,而是要通过这种反思,明晰海外汉学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建立应有的文化自信,并通过这种文化自信的浸润,强化本土意识和本土立场,进而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唯此,这种反思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