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器”的修炼,“非器”的修行《非器斋诗钞——回文诗词三百首》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胡晓军 参加讨论

    
    《非器斋诗钞——回文诗词三百首》
    叶国传著
    宁波出版社出版
    回文诗最早见于晋代,“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经唐而宋,渐趋兴盛。回文诗的特点和优势来自中国文字和语言本身,反过来又能充分地表现中国文字和语言的特点和优势,即独体、单音、多义,包括词性的活用、语序决定词义和语义的变化等,达到反复咏叹、增益情思的效果。无论如何,文字词章的巧妙组合与多样变化是回文诗的亮点和看点,尤以前秦苏惠《璇玑图》堪称登峰造极。后世随格律的出现和普及,回文诗的平仄、用韵趋于格律化,历代作者甚多,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汤显祖等均有作传世。
    但优点的背后便是缺陷。与其他修辞手法和体裁相比,回文诗更易发生工具化现象及“因辞害意”的后果。任何技巧的运用及难度的上升,只应成为诗意往复绵延、情意回环咏叹的工具,不可成为真情实感、自然浑成的阻碍,否则,只会损伤甚至违背“情动而辞发”(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原理,远离诗和文学性的本身。若不幸至此,那么无论作为修辞还是作为诗歌,回文都会失去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总之,回文与诗,犹如奇花异果与大树的关系,是后者孕育和滋养了前者而不是相反。回文诗,“回文”是方法和过程,“诗”才是目的。
    略观古典回文诗作精品,其题材大都为写景和抒情,尤多闺怨、爱情、亲情等。可能回文诗在早期及此后的演变中,以女性诗人为多,她们尽管受到良好教育,但因社会地位、生活阅历的限制,题材上的局限不可避免。更局限的是,从出于女性之手的经典回文诗看,其接受对象往往是特定的,据传苏惠作《璇玑图》,见别人不明其妙而笑言“除我的家人,谁也不明白个中三昧”。传说中秦少游和苏小妹的回文诗,也是如此。狭窄的创作初衷加上女性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创作手法的绵密细致,格调的阴柔灵巧,这种单纯抑或单调的风格,逐渐成为定式,引导和塑造了后世的创作格局。男性诗人的题材尽管向游戏、酬答、题咏拓展,比如萧纲《咏雪》、朱熹《菩萨蛮 呈秀野》、苏轼《题织锦图回文》《菩萨蛮 闲情》、黄庭坚《西江月 用僧惠洪韵》等,却也仅此而已,偶作纤细儿女之态,乏于深沉人文之思。人们之所以选择回文诗来作,目的多是先以形式引起特定对象的注意,然后才以内容博得特定对象的肯定,这便决定了形式之美领先于内容之美,往往导致形式决定内容、大于内容的情况,通常现象便是反读的效果远不如正读,或正读的效果远不如反读,有时不但不能相映相辅,反而互相拆台,产生了“1+1<2”的吃力不讨好的效果(既然是回文诗,就应以两首而不是一首的标准作为审美对象)。总之,回文诗从平仄、韵脚到意象、意境的要求都很高,难度大、限制多,尽管代有名家所为,却并非他们的上乘之作,历代名诗中很少有回文诗的地位。由此可见,文学艺术的技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助长文学性的发挥,也能抑制文学性的成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作家、艺术家在圆熟地掌握了技巧后,自觉地褪尽铅华、回归质朴的原因。因此,对于回文诗的传统,其强项和精华需要发扬,其弱点和瓶颈需要破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