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刘大先:生活多样性与文学理想(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刘大先 参加讨论

    生活的多样性表现在,从空间维度而言,不同阶层、地区、族群、信仰与语言群体,他们的生活会带来经验的差异性和认知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突破个人经验的有限性,进而解放文学书写中的认知与思想的牢笼。从时间维度而言,在于即便是同时代的人,也会有布洛赫所谓的“同时异代”的现象,即不同区域、族群、性别和阶级的人固然处于同样的物理的全球化时空之中,但他们的主观认知、情感态度与精神状况也并非相同。对于当下的文学而言,现在的问题是,在单向度的生活想象与书写中,囿于狭小心灵的作家往往注目于小时代的小生活、私人生活、具体生活、自己的生活,而无视大时代的大生活、民众生活、想象生活和他人的生活。当然,我们不可能对一个作家的个体经验求全责备,但是他应该有一种自觉意识,即认识到自身的无能、软弱和目光与精神的限度,从而充满谦卑,同时不放弃敞开自己心灵的愿望。
    敞开心灵与精神的提升对于文学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如果我们从文学中看不到超出于个体生活经验以外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还要读它呢?就像扎加耶夫斯基的译者李以东写到的“人们读诗以及写诗,说到底,都不是完全没有目的的——你可以说没有那么切近、那么功利、那么短视的目的,但放远了看,无论如何,还是至少有一个目的:读诗、写诗,必须使读和写的人感觉到,虽然世界混乱,不乏邪恶的阴影,虽然生活似乎只暴露出它暴力、喧哗、压抑、无意义的诸多方面,但并非不值得我们在每个早晨为之醒来。”于慈江在评论中认同这种说法:“好的诗歌作为一种正向的、可称为精神食粮的产品,无论出自于何时何地何人,都应该也一定会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夯实人们生存的精神信念,有益于矫正人们的精神匮乏与畸曲,有益于提升人们登临或期许的精神高度——这既是一首能称得上好的诗歌的底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里讨论的诗歌,换作更广范围的文学也是成立的。
    也就是说,文学立足于现实生活,但一定要批判性接续历史中的生活,指向于一种理想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它不应该丧失勇气和纯真的能力。勇气与纯真并不意味着幼稚,而是像罗曼·罗兰所说,认识到生活虽必然包含的复杂多面,依然不放弃对于真、善、美和人类普遍性价值的追求冲动。文学起于个人的操作,但作为一种在公众那里传播的文化产品,必然相应具有公共性质,它有义务与责任确立一种值得向往的美好价值。
    要达至这样的目标,作家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这种深入与体验显然不是简单的扫描或者走马观花的“采风”所能概括的,它是指即便每个个体的生活是有限的,但只要他带着真诚,努力从中撷取带有公共性的元素,而不是人云亦云地沦为二手生活的应声虫,进而超拔于具体生活之上,才能够给他人提供借鉴。同时,作家还需要有超拔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技巧的积累与思想的沉淀,事实上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这需要他将个人的生活转化为主体的生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与历史中的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个人生活是内在于社会总体机制之内的,它本身证明不了自身,必须有他人和总体性的社会结构才能予以定位,只有认识了总体才能认识个人,反之亦然。但是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仅仅是开始,最终还要表述生活。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表述生活,是一系列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动态过程,而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又具备能动性,要回馈生活、反作用于生活,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归根结底,文学以生活为本,生活以人为本。
    因而,文学是一种看似轻盈而实际上艰难的事业。现在普遍流行着一种关于文学的边缘化与作家的无能为力的逃避式的说辞,其背后动因来自于对文学功能不切实的幻想和对于文学形态褊狭的认知,似乎文学作为事业已经被历史证明失效了,但那事实上只是作为“现代文学”意义上的文学失效了,文学在今天可能会转化成其他的样式、文类和表现形态。如果想要文学能够真正意义上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显然不能放弃超越日常生活、当下生活与存在主义式生活的激情,在把握生活多样性的基础上,于文学中表达理想生活的愿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