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叙事”不仅限于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传播学等领域都存在“叙事”。这些学科的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了 “叙事”的重要性,并开始运用“叙事”的方法去观察、解决问题,此谓之“叙事转向”。那么,当“叙事”中的“空间维度”得到关注后,又为这些学科研究带来哪些新的突破或进展呢? 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凌继尧认为,艺术、设计与“空间”的密切关系不难理解,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意识到“叙事”的重要性。既注重“空间”也注重“叙事”的空间叙事学能给这门学科带来新的研究向度。 在《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江中孝看来,空间叙事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更具科学性的理论方法。他认为,相对来说,学界既往的研究对时间节点的突显意识比较鲜明。譬如大家熟悉的 《万历十五年》、《1911年:中国大革命》等,而对于空间场域的关注则有所不及。当然,这并不是说历史研究没有意识到“空间”场域的价值。因为历史地理、区域史等已被纳入到史学研究视域之中。空间叙事学之于历史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发现了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空间叙事学对文学研究亦有创新探索。比方说,它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空间表征法”。龙迪勇介绍说,“空间表征法”是指作家通过书写一个特殊的空间来表征人物性格特征。这在不少优秀的叙事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如一个偏远的西部小镇、一栋处于繁华楼市包围中的破旧老式别墅、一间几十年都没有开过窗户的旧房子、一座充满恐怖感和神秘感的教堂等。这些特定的空间都是某一类人物性格的空间性表征物。无论是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还是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作家都可以通过创造特殊的空间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形象。 如同所有学术研究的新路径一样,空间叙事学还有许多需要深入和拓展的方面。学者认为,探讨图像的空间叙事便是其中之一。赵宪章就提出,图像作为一种空间性叙事符号,本就与语言叙事有所不同。空间叙事学把图像叙事纳入研究视野值得肯定,但还应该在探讨语言和图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上进一步下功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