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新时期文艺思潮与文艺实践的反思《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辨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杨 杰 参加讨论

    此外,书稿的撰写始终遵循了“历史观点与逻辑观点的统一”的原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一种文艺思潮的产生与发展必然同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在论述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研究者“历史地”看问题,既不一味阐说溢美之词,也没有简单地予以全盘否定。譬如,在阐述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向西方借鉴问题时,就比较中肯地评价东西方文艺思潮的各自特点:西方文论追求系统化、体系化与形而上,而中国诗学重经验、重感悟、重文艺实践,两者各有千秋,本书提出了兼容并蓄、综合互补的方法论建议,简明扼要。
    《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既坚持了方法论意识,又突出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强化使得理论研究目标明确,有利于根据研究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论的选择与运用则可以精确地圈定问题域进而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以新时期文艺思潮为问题域,牢牢锁定这一核心范畴,以不同的文学艺术门类以及具体的文艺样式特点为基点,又分解为诸如历史原因、艺术自身发展逻辑、呈现形态、基本特征、是非功过评价等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譬如认为伤痕文学的价值在于“呼唤作家重拾起久违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诚地关爱老百姓,唯有如此文学才可能重新获得生命”。可以说,该作的理论体系科学,布局合理,行文推进环环相扣,既有中国社会历史的广阔视野背景,又体现文学艺术自身运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且把社会历史的背景实体化为文学艺术的内质,同时又把文学艺术的“自转”纳入社会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当然,该作并非完璧无瑕。由于是众人合作的结晶,在撰写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整体一致性“概览”,有的艺术门类的阐述显得流于表层的“述”,缺乏深度有力的“论”。
    新时期文艺的回顾与反思,既是对以往成败得失的总结,更可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正确引导文艺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会发挥自己的理论作用,留下应有的时代印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