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商务”十年与茅盾的文学底色从钟桂松的《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说起(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刘勇 张悦 参加讨论

    务实态度:要“思想启蒙”更要“实业救亡”
    茅盾和鲁迅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两个截然不同的传统。如果说鲁迅的国民劣性批判确立了“思想启蒙”的精神传统,那么茅盾更看重的是如何以实业救亡。从《子夜》到《林家铺子》,从吴荪甫到“林老板”,茅盾始终对社会经济有着相当程度的关注,这是在同时代作家中比较少见的。茅盾塑造故事的背景虽然也有农村,但更多的是乡镇和大城市;他笔下的人物虽然也有农民,但更经典的是像吴荪甫一样的资本家和企业家。很多读者反映茅盾的小说不好读,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到他的很多小说都牵涉到当时社会复杂的经济和金融关系。不熟悉历史,可能会很难进入茅盾的小说,不懂经济,可能根本就无法理解茅盾的小说。长期以来,经济学视角一直都是解读茅盾小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这也是其他现代作家作品里罕见的。
    除了在文学描写上带有很强的实业精神,茅盾在自己的人生选择上也处处体现了他的实干家的气质。在《茅盾在商务印书馆》一书中,记录了茅盾在担任《小说月报》主编的时候,“从选稿、编稿、校对、跑印刷厂、发行寄送、回复读者来信”都是亲力亲为,此外还要“给其他报刊写文章,宣传、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和社会政治主张”。在参加共产党之后,对党内的政治、社会工作也毫不含糊。钟桂松还特别提到在1921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建党后的第一所学校——平民女校,此时茅盾又多了一份在这所学校教英文的工作,在他所教的学生中,就有后来也成为著名作家的丁玲。茅盾的一生都在战斗,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切实地参与到了革命战斗当中,本书收录的这十年,不仅是茅盾文学起步的十年,也是他革命起步的十年。
    茅盾的这种实干气质,固然有着自身性格的影响,但与商务工作的这十年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个中原因我们可以在《茅盾在商务印书馆》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线索。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出版机构,这足以说明了当时的董事长张元济不仅是一个知识分子,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历史到今天,从上世纪初期的“林译小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汉译名著”,从1929年印发的“万有文库”到《新华字典》等一系列词典,商务印书馆始终最敏锐地引介着西方文学与文化,又最踏实地整理和汇编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茅盾在商务的十年,也跟随孙毓修先生编纂了大量的中国寓言、童话,以及完成了大型古籍丛书《四部丛刊》的目录抄写工作,这对他的文学选择和革命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常说影响一个作家创作风格形成和确定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对于茅盾来讲,在商务的十年是一段极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也是他后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这一段历史,对茅盾的理解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也更加准确。
    100年前,20岁的茅盾在商务印书馆获得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100年后的今天,不仅茅盾的文学创作仍然有经典的意义,他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也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一个人的人生底色打得好,底蕴打得深,根基打得牢,他后来的一系列发展和成就都会顺应而生,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巍峨丰碑。我想这不仅是茅盾自身价值的召唤,也是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刘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悦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