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筑生400余页的《贵州儿童文学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版)是一部回溯儿童文学历史足迹的理论书。理论书太厚了,往往会令读者摇脑袋。但我仍然觉得,对于内容精彩厚重而需要多一些篇幅来予以表达的书籍,它的存在价值同样是很值得肯定的。《贵州儿童文学史》,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史书。 产生上述认识,源于我对于编写儿童文学史的一点粗浅体会和教训。 在本世纪初,我和当时还在重庆西南师大文学院执教的王泉根曾商量,编写一本类似西南儿童文学史那样的著述,以便推动和促进在全国还较后进的西南儿童文学创作。我们希望通过儿童文学史的编写来促进为孩子们而创作的文学门类得以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当时不仅通过自己所在的重庆师大中国西部儿童文学研究所向有关部门拟写了关于编写西南儿童文学史的开题报告,还致信筑生兄,希望他能够参与到写作团队中来。 因为资料收集匮乏,编写力量不足,加之对于西南数省儿童文学史编写工作量的巨大估计不够,原来跃跃欲试的编史初衷便慢慢冷了下来,今天想起来非常惭愧。后来我与一些研究生合作出版了《重庆儿童文学史》,也算对于儿童文学史写作兴趣的一种延续,文学研究中积累起来的文学史写作情结,终于在这儿得到了一点儿体现。 让我丝毫也未估计到的是,“西南儿童文学史”计划虽然搁浅了,但筑生却在原有分工基础上,以其顽强的毅力成就了《贵州儿童文学史》。舍弃不切实际的一端,而细致操作可行的另一端,筑生的选择,既科学又务实。 《贵州儿童文学史》的确因花工夫深入发掘而得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可贵史料。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准确的视觉定位——始终不忘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因此研究贵州的儿童文学,就必然从我国多元族群共生的儿童文化的视角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每一个民族聚居地域的儿童文化必然反映自己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由此观念出发,写作贵州的儿童文学史,不能简单地抄袭或复制其他汉民族聚居区域的儿童文学特点,否则,贵州的儿童文学史就丧失自己的特色了。 由上述构想出发,筑生发掘出许多特色鲜明而说服力极强的新鲜史料。譬如,在黔东南侗族中,至今还流传着母亲为孩提催眠的童谣《哄儿歌》。该童谣虽然只有“啊哈哈/怜爱啊”短短两句,歌者却用轻盈平和而充满乐感的语调反复吟唱,倾诉了母爱的温柔。这实际就是一首反映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抚育孩子的古老歌谣,也就是当年周作人所说的中华民族“母歌”里的侗族摇篮曲。作者通过对于该童谣的收集和艺术分析,充分肯定了它的思想艺术价值,这和其他地方的儿童文学史对摇篮曲的艺术认定是有本质区别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