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化解花木兰式文化困境与戴锦华探讨女性文学,解构女性主义悖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午荷 参加讨论

    男性被锁死在父权结构中
    高兴:您曾说过,“女性主义让我懂得社会规范是压制着女人和男人的,男人在这种规范中受益,也受伤害”。您还说,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对任何人来说,婚姻都是冒险,但是值得一试。”因为婚姻是幸福感来源非常重要的一种。您的这席话让我认识到女性主义者并不是张牙舞爪的、与男人为敌的,而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您能具体描述一下这种完美的两性关系的愿景吗?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这种智慧?
    戴锦华:(笑)这是鹊桥心理诊所、“幸福到永远”咨询公司才能回答的问题啊。我们总说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尽管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就是数码时代、“宅”时代,2013年好莱坞拍摄的《她》(Her)向我们展示某种未来:独自而不孤独。片中孤独的男主人公可以与自己的电脑操作系统——化身为一个女性的声音共坠爱河,很温暖,也很恐怖,似乎在未来,人不再需要人。走出电影院时我想到了一个煞风景的问题:假如停电了怎么办?
    迄今为止,人仍是社会性的存在,人需要人。尽管这几十年来,我们持续经历着社会的碎片化,家庭也因此而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于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男人爱男人,女人爱女人,对吧?人需要人,人需要和人在一起。但是任何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都是艰难的,不仅男人和女人。而男人和女人问题的特殊,是在于他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父权结构当中,而男人整体被父权结构命名为主人,或者说是统治者。作为女性,恐怕首先要明白,就是男性在这个社会当中居统治地位、优势地位,但同时男性也被锁死在父权结构当中。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今天一个女性的所谓失败者和一个男性失败者的遭遇恐怕非常不同,因为父权逻辑设定男性必须成功、必须在主流结构中占位置。而女性的失败尽管同样伤痛,却被社会目为“正常”,因为原本就没想让你入围、入局和加入竞赛。这是主流逻辑的悖谬。
    所以,作为一个女性,你首先要明白,一方面男性是男权社会的统治者,另一方面他也是男权逻辑的囚徒。其次你要认识到,男权逻辑借重男性神话,如果你相信类似神话,大概只能为自己的受害负责。比如男性生而高大阳刚、孔武有力、聪明能干,必须获得成功,必须封妻荫子,必须让你买得起很多包。
    高兴:而且是LV的。
    戴锦华:如果你相信这个东西,你一直在寻找能够给你提供这一切的男性的话,恐怕很难说你会获得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是不是会对你身边的每一个男性、你生活中的男性有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高兴:我作为一名男性,很感谢戴老师这番话。
    戴锦华:还有,作为一个女性,你是否意识到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小于男性和女性间的差异?我一直说有柔情似水的女性,也有阳刚勇武的女性,就像《刺客聂隐娘》的主人公,侯孝贤导演说男刚强、女性烈,如同可能有强悍的女性,也注定有极柔弱、纤细的男性一样。如果你能理解个体差异,也许就能窥破神话;也许你选择你的伴侣、获得幸福的机会会大一些。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我才会谈对男性的理解和同情,而不是说女性整体同情和理解男性。没那么自作多情啊,我们更紧迫的是争取更多的女性空间,让我们能够发声,能够表达我们的生命经验。
    至于如何才能幸福地生活,我已经说过任何两个生命的结合都是艰难的,都需要更多的聪颖和智慧。要想让爱长存,仅仅凭爱是远远不够的。这里说的智慧包括相互理解,包括坚持和妥协。爱使人盲目,但是盲目地爱着未必幸福。不好意思,这话说得已经挺像心理咨询医师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