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去旁听一个专业内的研讨会,开头照例是主持人介绍“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于是便从头到尾听到了一连串的“著名”:几乎每个被列入会议名单的人,都被冠上了“著名什么家”的头衔。大家似乎也见怪不怪了,只是从掌声的疏和密里还能大致分析出来,谁“非常著名”,谁“比较著名”,谁“有点著名”,谁“不那么著名”……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组织者的心态:一是客气,秉着“礼多人不怪”的原则,批发高帽;二是给自己贴金,既然来者都是“著名”,自己的活动想不“著名”都难。还可以猜测被冠高帽冠名的与会者的心态:有理直气壮坦然受之的,有半是羞赧半却之不恭的,当然,或许也有被蒙在鼓里架上高台愕然无语的。至于听众的心态,则可以取一种比较有意思的:听着满耳介绍的“著名”人物,却基本是陌生名字,不由自主要怀疑自己太孤陋寡闻。 不过十之八九倒未必是听众孤陋寡闻了,而是“著名”,和“家”甚至“大师”的称号一样,在某些场合,已经提前进入了极度“丰裕”的状态。在一些活动中,满座“著名”未曾闻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几方各有考虑,华而不实滥用“著名”,反而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其实,“著名”既然为“名”,自然还是要遵从名声的规律。名声,多是口碑,并没有什么温度计那样的标尺,超过多少度是“著名”,不到多少度是“非著名”,但它自在人心中——冠上再多的“著名”,不著名依然不著名;而真正著名的,不冠“著名”,照样如雷贯耳。大多数人对此也心知肚明,不时用掌声的强弱来表达态度。 数不胜数的“著名”,以及无端滥用的“大师”之类,只是口头版的皇帝新装。而它不过是社会虚浮心态的一种。形容词花哨,容易迷人眼,但改不了名词背后的积淀多少。这样的虚浮,或许并无大害,但踏实的风气,却正是从这样的小处,可以见到溃散的危机,也可以从小处着手,被重建起来。所以,不妨先把“著名”从名单上拿下来,还给人心与口碑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