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陈平原:夹在个人与官方之间的文学史写作(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腾讯文化 newdu 参加讨论

    记者:那怎样来评价官方文学史教材的工作?
    陈平原:所有的官方文学史教材都会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每一个好的教授在讲课的时候,就会撇开教材讲自己的意见。但当你讲自己的东西,并把这些变成一个大家都能用的普遍性的知识,这个我也做不到,所以我明白我自己的位置,你不愿意妥协,你就作为一个个人的声音独立存在也可以,但是你的东西就很难成为一个通用的教材。
    记者:在很多文学写作者看来,文学史的写作跟他们好像没有多大关系,是处于一个各行其是的状态。对此,您怎么看待?
    陈平原:一个文学史不是指导写作的工具书,不会说读完文学史就能写小说,不是这样的东西。文学史某种意义上是对过往的时代的文学的一个梳理、鉴别和论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它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积累,不是一个写作指导。
    记者:尽管您提到文学史是朝向过去的,但还是会呈现出来一个对文学优劣的判断,这个判断标准和当下写作者可能就会存在关联?
    陈平原:文学史是面向过去的,它是一个知识积累,它培养的是文学常识,所以它影响创作是通过教育的形式,比如说小学、中学、大学,尤其是大学的中文系,在这个过程中,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什么东西是经典,什么是值得我们模仿的对象。我在二三十年前写过新教育与新文学,其中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晚清以后文学史的写作对文学潮流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
    以前我们是词章辨体,告诉大家哪些词写得好,哪些文写得好。从1904年文学专业设立文学史课程,我们开始有文学史的课程和着作出来。从词章源流转为文学史,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出了一套知识体系,然后这个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们,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文学是如何发展的。这个文学史里面包括中国文学,包括外国文学,所以在1917年前后,北京大学的中文系的课堂就开设了几个课程,比如说文学史、近似文学史等。以前我们都觉得三代之学了不起,今天我们知道了宋元明清,还知道了外国文学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史的写作和教学影响的是下一代的作家。
    记者:那如何看待涉及当前的当代文学史的写作?
    陈平原:在我看来,文学的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文学批评,一部分是文学史。文学史是不断生长的,过去的当代若干年后就成为史。但面对一部刚刚出版的作品给它做最初的评价,那是批评,它进入史会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逐渐做鉴定。经常有人问我最近新出的一本书好还是不好,我就不敢说,因为文学史家一般来说不承担对当下的一部作品的鉴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