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重塑文学的“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2014年09月1 张江 汪政 毕飞宇 参加讨论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汪 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评论家)
    毕飞宇(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教授)
    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核心阅读
    打开爱情,必定是伤感的;打开底层,必定是同情的;打开官场,必定是愤怒的……作家不再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而是去钻研什么样的情感制作会被消费,这是当下文学情感表达类型化、模式化的原因
    当你决定把生活“装进”文学并“变成”文学的时候,你的语言是不是已经通过了“文学语言”的论证,这是任何一个写作的人都绕不过去的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和人类情感的真
    无论是创作主体的主观审美规律,还是文学艺术的形式规律,都对文学表现生活有所干预。真与美不是对立的。在追求美的时候,不要忘记从真中寻美;在追求真的时候,不要忘记真就是一种美
    张江:当下的文学中,有一类现象需要引起关注:对虚构和想象的过度推崇、市场诱惑下文学创作的“订单生产”、文学类型化导致的情感类型化,等等,凡此种种都在不同程度地加深文学的“失真”状态。对生活的真实描绘、作家个体的真诚情感,在时下的文学作品中越来越稀薄。传统文学一直视真实为生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还要不要求“真”?“真”果真失效了吗?
    文学要有真情,不要造情
    汪政:新时期文学之初,写感情曾经需要付出相当的勇气,因而表现真情实感成为新时期文学标志性的成就之一。那时的困难在观念上,因为表现情感,尤其是表现个性化的真情实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视为禁区。
    谁也不曾料到,文学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个日渐开放的社会却再次成了难题。在一个文学不断成为消费品的时代,在一个文学愈来愈走向娱乐的时代,在一个文学经验愈来愈让位于虚拟世界的时代,真情实感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或者常常被淹没不见。现实的世界是如此喧闹,文学需要高度夸张、奇特、新异,才能将人们从现实的狂欢中拉回来,哪里顾得上检视自己的情感是否真实,哪里顾得上琢磨如何把握读者内在的情感脉动,以期引起共鸣呢?
    人们的情感已经被社会情绪所同化,所绑架。人们欢喜着莫名的欢喜,愤怒着别人的愤怒,悲伤着制造出来的悲伤,唯独看轻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模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学创作。作家不再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而是习惯于琢磨现实世界的情感起落曲线,考虑如何能迎势而上,响应公众情绪,他们认为唯有如此,自己的情感制作才会被消费,才会转化为商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许多题材在情感表达上类型化、模式化的原因。打开爱情,必定是伤感的;打开底层,必定是同情的;打开官场,必定是愤怒的……事实上,这也是当今社会流行的情感写作运用类型,它几乎存在于一切艺术样式中。
    然而,不管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如何具有现实需求,它都不具备美学上的合理性。文学必须摆脱这样的局面。毕竟,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于用独特的生命体验来表达真情实感。
    这种真情实感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表现对象真情实感的认识和表达。在社会情绪压倒个体情感的情形下,如何摆脱情绪的假象,让表现对象敞开真实的情感世界,是作家首先要做的工作。而这项工作又是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紧密相联的。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作品缺少真情实感是因为缺少个性独特的人物形象。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学塑造了多少成功的人物形象?难怪有人说文学人物已经死了。人物都死了,又哪来真情实感?
    第二是表现出创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它涉及作家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修养,作家的人格等等。作家不能太功利,不能一味迎合市场趣味。真情实感是从生活中积累出来的,依据了自己的经验、判断、立场和发现,总之,是自己的,而不能是别人的和别人需要的,情感不能被制造。
    当文学回归到文学,当作家回归到真实的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应该是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