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颁奖,凭借去年出版的小说《第七天》,作家余华获得2013年年度杰出作家大奖,作家田耳、张执浩、李辉、孙郁、赵志明分别获得2013年“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项,如此结果,令读者大跌眼镜,几乎每一项都使人难以信服。而余华不在初选名单中,居然被临时补入,以“外卡”身份折桂,更让网友纷纷质疑程序公正。网友们评价道:如此惊悚的情节,实在比小说更精彩。 当前,国内文学奖遍地开花,有评论者统计称,包括全国的、地方的、官方的、民间的等各种形式的文学奖大概有上千个,如茅盾奖、鲁迅奖、郁达夫奖等。然而这些文学奖的评选,普遍出现公信力不强、影响力不广、持续性不足,因此往往引发很多争议和批评。 对此,著名评论家叶匡政说:“三十年间,国内的文学奖,从官方一统到现在的民间评奖众多,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对于文学奖的评选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圈子化严重、公信力不足,乃至于小范围内互相授受的情况也并非罕见。”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文学奖繁荣背后的诸多批评和争议?叶匡政说:“评委的选择、视野的宽窄、程序的正义等诸多问题都在影响着文学奖的公信力。同时,文学奖本身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一种趣味、一种价值判断的文学奖显然是不合理的,而要保持整个文学生态的相对平衡和客观,需要的是多种不同的文学奖互相制衡,最终才能形成平衡。” 文学奖从单一到多元 北京晨报:当前文学奖很多,但是批评和争议也不少,据您了解,现在国内文学奖的整体状况如何? 叶匡政:从开放至今30多年,文学奖的状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我所知,现在仅诗歌领域的奖项就有几百个,算上小说、散文、评论等其他领域的,可能就更多了。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过去有影响力的文学奖,大多都是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在这样的文学奖中,真正在文学界有影响力的作家进入的并不多,比如说先锋文学、实验文学、探索性的文学等。而现在的文学奖,民间或者媒体举办的越来越多,总体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好事。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文学奖呢? 叶匡政:文学奖要真正有影响力,一个是要有公信力,另外一个就是要持之以恒,这两个方面都不能缺失。而现在国内的文学奖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在这两方都有建树的不是很多,一方面很多文学奖因为评选机制等问题而导致认可度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文学奖昙花一现,办几届就不办了,很难坚持下去。 文学奖对于文学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是宣传、推广?还是发现、补缺?抑或是奖励、资助?又如何才能让文学奖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叶匡政说:“奖励创作者、发现被市场和媒体忽视的作品,仅仅是文学奖功能的一部分。此外,它还有推广文学价值、文学理想,校正时代和社会对文学的整体认知以及帮助读者减少筛选范围等诸多功能,而要真正实现这些功能,应该尽可能减低各种对文学奖的人为干预,让文学奖自然生长。” 圈子化的互相授受 北京晨报:文学奖这么多,但是真正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似乎不多,为什么会这样? 叶匡政:现在尽管兴起了很多民间的文学奖,但也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圈子化的现象比较厉害,不少文学奖,其实就是一些写作风格、趣味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互相颁奖,甚至有几个朋友一起办一个文学奖,今年你颁给我,明年我颁给你这样的现象。文学奖的繁荣,民间文学奖的兴起,对于打破官方垄断当然是有益的,但同时,它自身也还有许多尚未克服的问题存在,使得很多文学奖难以真正获得影响力。 北京晨报:即便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奖项,看起来也总是一些熟面孔,是否也是圈子化的一种表现? 叶匡政:在圈外人看来,确实老有熟面孔,但是从文学界本身来看,其实很多作者、评论家本身也都是熟人,这个并不是什么问题,熟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互相授受,而是要看评奖本身的规则、程序等是否合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