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从《芙蓉楼送辛渐》说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芙蓉楼送辛渐》七绝诗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其一曾多次进入唐诗选本,人们比较熟悉;其二美誉度要低得多,而其实也很重要,据此可知芙蓉楼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城北,下临长江。原楼早毁,长江的河床也已经向北移动了不少,而此诗的魅力依然如故。
    诗中既说此地为“吴”(“寒雨连江夜入吴”),又说是“楚”(“楚山孤”、“楚云深”),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镇江古代先属于吴国,后又曾属于楚国,用后来惯用的话来说,此地正在所谓“吴头楚尾”。在唐代,这里离大海已经不远,所以其二中有“秋海阴”这样的提法。诗人赶到丹阳,头一天晚上在芙蓉楼饯别将回东都洛阳去的友人辛渐,第二天在阴晦的早晨又冒着已有寒意的秋雨到江边送行。那时南人要北上洛阳,往往取道于丹阳、扬州,顺运河北行。
    这两首诗既见出诗人的一片深情,也暗示他当下艰难的处境。诗中的警策在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托朋友辛渐向洛阳的亲友传递一个信息:自己仍然清白,而且毫不热衷于仕途。这两句诗显然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按此诗作于天宝初年,其时王昌龄官任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而不久后即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卷下)中说,王昌龄“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音叹息”,而《唐诗纪事》(卷二十四)引殷璠评王昌龄语后则说,其为人“孤寂恬淡,与物无伤”。“孤寂”很容易被视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诗人又往往喜欢独抒己见,在天宝年间政治空气已渐不正常这种时代,在官场里很容易被中伤以至被诬陷。
    当年的详细情况现在已经不大能弄得清楚,但既然只是“不矜细行”,可知只是不拘小节、不合官场的规则和潜规则,不知道得罪了上面什么人,于是弄得处境困难;可是他并不打算详细具体地为自己辩解,只说了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声明了清白,也表示并不以官职的去留升降为意。傲骨凛然,而出言温润,此其所以为名句也。先前刘宋诗人鲍照有句云“清如玉壶冰”(《白头吟》),这里灵活地加以运用,并有所生发——从此“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成了一句成语,被引用的频率很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