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最新一期《读书》杂志,内有一篇赵元蔚的文章《日本的“下流”社会》,说在日本出现一个“上流”、“中流”之后的“下流”阶层,这个阶层并不是物质穷困到无有,他们也有条件看电视、上网、吃方便食品,只是心理上明显缺失向“中流”进发的力量,但他们在个性彰显方面却更加自觉。相比较而言,倒是向“中流”进取的年轻人在个性追求上更显淡薄。文章讲到的现象在中国其实也有所表现,尽管我们还没有也未必如此去作定义。 令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分析到,在日本由此出现一种文艺现象,“那些描写逆流而上、强调积极进取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格外充满新鲜感”。作者以“改编成电视剧的热门漫画《龙樱》”为例,剧中讲述了一个“三流律师”如何让一所“三流私立高中”重整旗鼓,成为具有超级升学率的学校。主人公在成功实现自己的学生考入东京大学之后,发表了一通令人感慨的宣言:“假如你们信以为真地认为只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就可以过上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考进东大,才能从毫无梦想的黑暗中逃脱出来。”此言正中当代教育的要害。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应试能力才是最大的现实,应试能力是所有学生的追求和家长的期盼,无论你对此持有怎样的不满和担忧,现实只有一个——金榜题名,且必须考上名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个性发挥,所有这些说辞在高考这个铁律面前顿显无力。 教育问题是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中国,所有的家庭几乎都把精力、心力、财力放到为后代创造幸福上。择校、学区房、重点班、各种名目的辅导和考试,无一不在为最终考入一所好大学而奋斗。如此造成的教育偏失,特别是青少年人格培养、性格养成方面的缺位,以及少年儿童如何度过幸福童年等等,都是非常深重的社会问题。然而,所有这些“远虑”在高考这一致命的“近忧”面前都显得不具体、不迫切、不可量化。这才是我们最应面对的现实。就此而言,联想到我们习见的教育题材文艺作品,在“素质教育”、“人格培养”方面的呼吁主题颇为常见,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如何去处理如此棘手的矛盾、难题却鲜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谁不想让自己的童年轻松幸福,然而当代社会竞争激烈、淘汰残酷,不从起跑线就紧追、超越、领先,人生掉队了,其他的一切可谓空谈。许多教育题材作品难以激发社会共鸣,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普遍地强调一种理想主题的设计、幻想和吁求,却减少了对现实人生的直面描写和真切表达。近日巧遇一位从事中学教育的作家,言谈中讲到,当前教育的矛盾,是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应试竞争愈演愈烈。正是此中道理。 文艺应当为人生描绘出理想的景观,但更应当去直面人生现实。创作者必须有能力对现实作出真实、深刻的表达,才可以传递出有努力方向、有前行脚印、有远大目标的人生理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