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谁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张小山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福柯、布希亚、利奥塔和德里达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理论家,而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等只能算是“后现代时期”的理论家,鲍曼则可称之为“后现代性”理论家。
    “后现代”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词,但关于它的使用却显得异常混乱。即便我们接受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与前现代和现代都不同的后现代时期,那么,当下的社会理论家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后现代理论家了吗?
    后现代不仅仅是时间分期
    按照一般的理解,西方社会至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步入后现代时期,这是否意味着那个时代以来的西方理论家全都成为了后现代理论家?也就是说,无论是福柯、布希亚、利奥塔、德里达,还是鲍曼、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均为当之无愧的后现代理论大家?事实上,现实中确有不少人这么看待这些理论家,并因此对理解这些理论家的思想造成极大的障碍和混乱。需要指出的是,吉登斯和哈贝马斯都是明确反对后现代说法的,他们并不认为我们已经步入后现代时期,吉登斯只是断定当下社会处于高度或晚期现代性时期(也是反思性或反身性现代性时期),或如著名理论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言,处于激进现代性或第二现代性时期,此时现代性的风险引人注目地凸显出来;而哈贝马斯更是坚信现代性事业并没有完成,现代性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挖掘,并批评那些企图抛弃现代性方案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因此,若将生活在晚近的理论家不加区分地一律称为后现代理论家,就像指代“某某世纪”或“某某年代”的理论家一样,是不太妥当的,甚至会造成极大的误解。
    “后现代”牵涉到一个概念家族
    所谓“后现代”牵涉到一个概念家族,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主要有后现代、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等,而其中每一个概念在学界都存在极大争议。这里采取一种简化的方式对几个关键概念做一般性界定。“后现代”(postmodern)通常指继“现代”而来的一个时期,它与现代发生了某种断裂,突出了对现代的否定意味,消解了现代的一些确凿无疑的特征。不过,该词时常又被用来当作与它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如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理论等的通称。“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指现代以后的一个历史时期所展现出来的特质,它强调的是后现代新的组织原则以及社会秩序与知识话语的转型,尤指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新的社会状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则主要指以拒斥现代性、张扬后现代性为基本特征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文化产物,它既指一种拒绝接受现代主义符码的美学艺术风格,也指源自后结构主义的、摈弃现代主义思想教条的哲学与理论立场。
    后现代理论家应专指“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理论家,应该专指“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即那些认同后现代主义基本观点、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或思维的理论家。而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现实中往往存在两种误用“后现代理论家”标签的情况。一种是将后现代当作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因而把那些活跃于晚近的理论家统统视为后现代理论家,其实,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后现代理论家,称呼他们为“后现代时期”理论家(如果承认目前世界已经进入后现代时期)会更加准确,不易产生歧义。另一种是把那些对后现代议题感兴趣、关注后现代社会、参与相关争论的理论家,也一概看作后现代理论家,而他们当中许多人对后现代主义是持否定态度的,严格地说,称呼他们为关注后现代议题的理论家或“后现代性”理论家可能更合适一些。如此说来,前面提到的福柯、布希亚、利奥塔和德里达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理论家,而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等只能算是“后现代时期”的理论家,鲍曼则可称之为“后现代性”理论家。
    不存在统一的后现代理论
    事实上,关于后现代的话语极其复杂、混乱,充满着晦涩的术语和矛盾的陈述,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后现代理论。或者说,后现代主义本身并不是信仰或假设完全统一的体系,而是各种不断发展的可能性。后现代主义者在许多共同的主题上,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和分歧。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可能有多少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有学者指出,书写方式的不同——“后现代”(postmodern)还是“后—现代”(post-modern)——也表明了某个立场、某种偏见。前者对后现代主义抱着一定同情或承认其合理性,而后者则表明一种批判的态度。一般来说,加上连字符强调了特殊、具体、断裂和怪异,去掉了连字符则表示广泛性、综合性、同时性和一致性。更为严重的是,后现代主义者欢迎混乱和无序,并将其当成自身的重要特征,而且他们大都反对运用现代理论方法对他们的思想进行系统的阐述、对相关的概念作明晰的界定和分析,他们甚至拒绝任何理论,也不希望自己的话语被提升为规范的理论或宏大的叙事。另外,即便是那些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人,其观点分歧也很大,对立冲突延绵不绝,而且,他们中不少人(如福柯和德里达)明确拒绝人们给其贴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标签。
    尽管后现代主义有些走极端,包含不少消极因素,但它告诫人们不要盲目相信现代性,必须深刻反思现代性的逻辑和后果,提醒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与文化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问题,努力运用新思维、新视角、新方法,而所有这些都富有启迪意义和探索价值。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