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平凡的世界》中的现代精神构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严迎春 参加讨论

    《平凡的世界》发表后,由于在读者群中影响巨大(潘石屹就宣称他看了七遍),而且这种影响持续不断,十几年中不断引起评论界重视,不仅路遥生前好友、评论家李建军、白烨为其写过专门文章,学者邵燕君、王一川也发表过论文来解析过这种现象,鲁院的课堂上,施战军、郭艳等评论家也不止一次地介绍过路遥在广大读者群中的影响。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之初,评论家曾镇南就曾在《小说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非常有感情色彩的评论,对《平凡的世界》作出高度评价。再加上《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我们很难得出结论,说评论界与读者南辕北辙。真正的问题出现在文学史的写作上,无论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还是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抑或其他版本的当代文学史,都没有对《平凡的世界》的专门介绍。以上文字是对《平凡的世界》与读者、评论家及当代文学研究者之间关系的简单梳理,这种梳理旨在部分地说明这部作品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让我们30年后再来讨论这部著作。那么30年后重读《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是否还能对今天的长篇写作产生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鲁迅先生关于“长篇小说是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这个论断曾被曾镇南用来阐释《平凡的世界》的价值,今天看来,这个论断依然有说服力。关键是《平凡的世界》中到底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习见的说法是《平凡的世界》体现了一种奋斗的精神,主人公的事迹带有励志色彩,因此能激励年轻人。问题是《平凡的世界》里高中毕业的孙少平,奋斗的结果不过是做了个煤矿工人,外貌上破了相,婚姻上要娶一个大概是文盲的寡妇,用我们现在一般的世俗评价方法,他分明是上世纪80年代的“涂自强”,别忘了,即使在《平凡的世界》里,阳沟大队的曹书记的笨女儿菊英也嫌弃他,不愿招他上门。那么,孙少平的魅力到底来自于何处?我认为主要来自于路遥在孙少平身上完成了他理想中的现代人格构建,从而让整本书富有强烈的现代精神,有意无意中延续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