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学翻译的艺术——写在“《民族文学》蒙藏维哈朝培训班”开班之际(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赵晏彪 参加讨论

    文学功底是翻译者的基石
    直译、转译、意译,这些翻译技巧的背后,还有不容忽略的文化底蕴、历史知识,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信、雅、达”的境界。
    翻译家林纾虽不懂外语,却在别人帮助之下,用他那精美的文言文将184种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林译小说丛书》曾使年轻的钱锺书增加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多年后,钱锺书偶尔翻开林译小说,发现它居然还没有丧失吸引力。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翻译的魅力,也体现了翻译家的文学功力。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的英若诚,讲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长期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几十年来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位著作颇丰、独具个性的翻译家。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从英文翻译过来,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一表演体系。
    1979年,英若诚用了一周的时间,将英国“老维克”剧团来华演出《哈姆雷特》所用的同声传译剧本,高质量地、可读可演地译出了。英国友人惊奇地称赞他“比牛津还牛津”。美国脱口秀明星霍顿来中国演出,英若诚为他担任同声传译,他的翻译水平和颇具幽默风格的表达让霍顿由衷称赞。
    不仅如此,英若诚在英语上还对美国音、澳洲音以及许多地方的民谚俚语都非常熟悉,能够自如运用。半个世纪以来,他翻译了中外近20部戏剧。他的译文朗朗上口,没有翻译的痕迹,非常适合学习、研究戏剧的学生、专家以及表演艺术家阅读、使用。
    由此看来,具备良好的中文文学功底,外语也到了娴熟的地步,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翻译家,比如傳雷、盛峻峰、季羡林和英若诚……他们首先是大学问家,然后才是翻译家。同样,少数民族翻译家在翻译汉语作品时,一定要努力增加各种知识储备,即使成不了大学问家也要成为杂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
    有一则“文章译例”读来很有趣,几乎可以当故事书来读。原文是这样的:
    辜鸿铭著《张文襄幕府纪闻》有题为“不解”,一则云:昔年陈立秋侍郎兰彬,出使美国,有随员徐某,夙不解西文。一日,持西报展览颇入神。使馆译员见之,讶然曰:“君何时谙识西文乎?”徐曰:“我固不谙。”译员曰:“君既不谙西文,阅此奚为?”徐答曰:“余以为阅西文固不解,阅诸君之翻译文亦不解。同一不解,固不如阅西文之为愈也。”至今传为笑柄。
    这段文言文不难懂,冷幽默笑破人肚子。但要想把它翻译好,翻译得非常浅白,而且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幽默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有人就很好地做到了。试想,如果译者不懂文学,如何将原意翻译精彩呢?
    由此我想到了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她深谙文字表达的技巧,绝非一般的写手,既能写引人入胜的小说,又堪称散文大家,她的译著不用看也知,必然是精湛、到位的。由此可见,译者的文字功底是其翻译文学作品必备的条件,万不能以为仅精通某一门外国语言就具备了翻译的资格。译文和原著一样,是不可以糊弄读者的,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曾有人说,好的编辑是作家的作家;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好的文学翻译同样是作家的作家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