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莎士比亚传》威尔的成功之路(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郝田虎 参加讨论

    覃译本的第三个特点是增加了大量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译者注,许多页码下方的小字都密密麻麻,见证着译者的辛勤付出。这些注释有助于大众读者更好地理解传记内容。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郭、罗译本和覃译本都删掉了原著中的插图、书目和索引,覃译本增加的译者注算是一种补偿。实际上,插图、书目和索引都是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读者都有用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保留为好。
    由于莎士比亚距今年代久远,阿克罗伊德的传记涉猎面很广,译本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例如,先后两次提到的Turner其实是同一个人,都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风景画家透纳。这一点正文并不明确,而索引中很清楚。有关传记材料也表明,透纳不仅是天才的多产的艺术家,而且是头脑灵活的优秀商人。译者注认为是两个人,并更改了原文,是否不够妥当、不够准确?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索引对读者和译者的重要性,译本中应该保留索引,以方便读者查对。
    还有一个地方,第71章引用了《凤凰和斑鸠》中的几行诗,郭罗译本(393页)和覃译本(436页)的译文竟然完全一样。笔者核对了一下,发现覃译本并没有抄袭郭罗译本,而是两个译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朱生豪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中的译文,其中《凤凰和斑鸠》由黄雨石翻译。在此情况下,两个译本都没有注明来源,是不是有掠美之嫌?如果能够加注说明译文来源,就更严谨了。
    威尔(威廉的简称)——450年前生于英国的那个乡下小子,在伦敦“北漂”,成功地闯出了一片世界。他在身后暴享盛名,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和创造力的象征,也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阿克罗伊德《莎士比亚传》就是讲述威尔成功之路的文学家版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