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美学则是哲学的重要表征。美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前,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我国也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生态文明时代所强调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一系列新观念,改变了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对立”的理念。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重要社会转型,必然要求美学随之发生必要的转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渐勃兴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美学的重要学术转型,体现了美学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意义十分重大。 生态文明时代美学的转型是传统美学哲学立场的转型,使之由传统认识论转变到生态存在论,由人类中心论转变到生态整体论。长期以来,由于工业文明时代唯科技主义的盛行,认识论哲学在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我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实践美学”,认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问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以“人本体”与“工具本体”作为其主导性理念。新的生态美学则是哲学立场的根本转变,由传统的“主体认识客体”以及“人类战胜自然”的认识论模式调整到“此在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存在论”“生态整体论”模式。在美学上则是由“人化的自然”的认识论美学转变到“诗意地栖居”的生态存在论美学。 生态文明时代美学的转型是传统美学观念的转型,使之由漠视自然的“艺术中心论”转变到自然潜在审美属性的重新发现,由形式的“静观美学”转变到“参与美学”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美学领域主导性的美学观念是将自然美视为“人化的自然”,“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这是一种十分明显的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新的生态美学则强调自然的部分“复魅”,即适度恢复自然的神圣性、神秘性与潜在的审美性。在主体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上,传统美学强调一种静观的、仅有视听觉介入的距离之美;新的生态美学则强调主体与对象须臾难离的“间性”关系,是眼耳鼻舌身整个身体介入的“参与美学”。传统美学是一种过度强调对象的比例对称和谐的形式美学;新的生态美学则从人与世界的机缘性共在与生存生命的新视角,提出此前只初露端倪或从未有过的美学范畴,诸如家园、场所、栖居、游戏与参与美学、身体美学、生命美学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美学的面貌。 生态文明时代美学的转型是美学研究方法的转型,由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分”研究方法转变到新的“生态现象学”方法。传统美学的“人本体”与“工具本体”的哲学立场决定了它必然立足于一种“主客二分”“感性与理性二分”“人与自然对立”的美学研究方法,力倡审美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判断先于快感”“人类战胜自然”等;新的生态美学则力倡一种新的“生态现象学”方法,将一切主客二分、人与自然的对立加以“悬搁”,主张一种人与自然的“共生”、感性与理性的“共在”、身体与世界的“间性”。 生态文明时代美学的转型也是美学资源的转型,由传统美学的“西方中心论”转变到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美学资源的重放光芒。传统美学资源主要来自西方,而中国古典美学则被西方权威学者视为“没有达到上升为思辨理论的地步”而基本上被排除在美学建设之外。新的生态美学的兴盛使以“天人合一”为其主要文化立场的中国古代美学重放光芒。它的“天人合一”“生生为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胞物与”“道法自然”“心斋坐忘”“万物齐一”“善待终生”等古典形态的生态审美智慧很容易融入新的生态美学建设之中。 可见,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转型是经济社会与文化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紧迫要求,是一切美学工作者主动回应时代呼唤的自觉行动,也是中国美学得以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 (作者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