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解构批评之文学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苏勇 参加讨论

    二、文学语言不是什么
    解构批评对文学语言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对之前关于文学语言的看法的彻底颠覆。保罗·德曼在《文学和语言:述评》一书中批判了几种关于文学语言的看法:
    1.不要说“文本是由语词构成,而不是事物或观念(ideas)”(新批评),因为如果不是观念和事物,语词还能指什么?
    2.不要臆断我们知道“伟大的文学”是什么(人文主义)。对文学的美化,使它变得难以接近。
    3.不要说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没有什么关系(人文主义);不要说文学语言仅仅是日常语言(结构主义)。这两项声明太轻易地断定我们知道日常语言是什么。
    4.不要假定一种对语言新的理解是将以前的知识丢进垃圾箱(读者反应批评)。新的知识是基于对旧的知识的阅读。
    5.不要把文学语言的研究与阅读的体验相脱离(现象学)。这会使文本呆滞不动。
    6.不要坚持文学语言的特征是虚构(语言学)。并非所有的文学都是虚构的:想想回忆录和信。
    7.不要认为文学语言通过深层的结构运作作用于文本的表面所生产出来的(结构主义)。这仅仅是文本自身内/外的隐喻的延伸。
    8.不要忽视文学语言的不一致性和反常现象,这些会动摇传统的修辞学模式(现象学、结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关键在于这类模式将土崩瓦解。
    9.不要认为一种纯粹的文学语言的研究就可以避免对文本的误读和误解。[9]15
    德曼驳斥了几乎所有当时在美国流行的那些对文学语言的看法,包括新批评、结构主义、现象学、读者反应批评、语言学以及人文主义。下面,我们就德曼的这些驳斥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德曼反对那种阻碍阅读的文学观念。首先,德曼反对在进行批评或阅读之初,就已预先假定了某种文学是不是“伟大的”的前提。这种假定无疑使得批评难以真正地开展,使得阅读变得畏首畏尾。因为这种做法赋予了文本以权威的地位,而使得阅读服膺于这种权威的控制之下,德曼认为这是人文主义对待文学的态度。其次,德曼提醒我们,不要认为文学是由结构主义所谓的深层结构所生产出来的,所谓的深层结构的支配作用仍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种变体,它在本质上不过是对文本的一种置换,它是对我们体验语言丰富性的一种阻碍。最后,对于那种将文学语言中的反常现象和不一致的地方看作是毫无价值的观点,德曼予以否定,因为如新批评、现象学、读者反应批评等所持的这种文学观念都认为:文学语言应该是同质性的。然而恰恰相反,解构批评认为文学语言是异质性的,阅读和批评正是着眼于这些语言的别异之处才对文学展开“行动”。
    第二、德曼既反对那种将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严格区分的做法,也反对将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混为一谈的做法。在解构论者看来,一切语言都具有修辞特性,文学语言只是更明显地让人感觉并注意到它的隐喻的或诗性的特征,但文学性并不是文学语言的专利,日常语言中也具有文学性。同时德曼也反对将文学体验和文学语言彻底割裂开来的现象学批评。就文学的虚构特征来说,德曼指出,这并不总是界定文学文体的一个唯一标准,实际上,德曼在这里主要是想指出,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的潜质或功能就是对语言的修辞特征的充分发掘。
    第三,阅读的不可能性,或者说“误读说”,来源于语言的修辞特性,来源于燕卜逊所说的含混性,这种含混性被德曼置于一种语言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语言的修辞维度“暗示着误读的持续威胁”。[10]285新批评借用马拉美的说法:诗不是用观念而是用词语构成。新批评认为通过研究文本,可以实现一种精确的阅读。但在德曼看来,文学语言的修辞特性使文本意义注定不可能是清晰透明的,我们的阅读总是开放的、流动的和临时性的,因而纯粹的、封闭的语言研究也根本不可能理解文学的全部意义。同时,德曼也拒不承认如实证主义、读者反应批评所持的那种观点,即认为是读者控制意义。德曼认为无论读者从文本中读出了什么,这都是文本中就已经潜在的或已经包含着的东西,读者在文本面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阅读,但读者就像是如来佛手中的孙悟空一样,即便是本领再大,也绝不可能读出文本的全部意义。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德里达说:“关于阅读文本有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说清楚,那就是文本通常很难被全部读懂,也不可能一无所获。”[11]60因此,在解构批评意义上的误读,它指的不仅不是谬见,而毋宁说是文本意义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伟大的作品总是迫使我们一次次地走进她,一次次地重读她,对她作出新的理解。尼采写道:“我们写东西不只要让人了解,同时更要让人无法了解。无疑的,一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正是作者的意图吧)它不希望被‘任何人’所理解。”[12]420
    第四,德曼并不认为新的理论会从天而降,不同范式、不同话语总是有其坚实的理论根基,新的理论或范式尽管是对之前理论的不满,但它仍然是脱胎于之前的理论。布鲁姆的《误读图示》显然也是持这样一种看法,即后辈诗人或强力诗人是对前辈诗人的继承和超越。“读者反应理论对文学语言的定义是对新批评之于文学定义的发展,因而较早的定义是误读的,然后读者反应理论就包含着对误读的阅读,因此就会产生另一种误读。这样文学语言的理论就不可能从误读的问题中独立出来。”[9]16可以说解构批评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新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知道解构论者大都有新批评的背景,而正是新批评的细读法使得解构能够在美国而不是法国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