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大文学理论”一词,借用了童庆炳教授的说法。据记载,“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在最近的一次学术沙龙上,提出了一个‘大文学理论’的观念,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见毛峰《重建一种诗性尺度——走向大文学理论的时代》,《文艺评论》1996年第2期;另可参见魏家川《走向“大文学理论”?》,《文艺评论》1996年第2期。杜书瀛、钱竞主编,张婷婷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四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59-370页。 ②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活动除了分化外,也发生了转型。学界早已有了从文体的角度来涉及这一转型的文献。比如有人曾指认,80-90年代之交以来,“已经在写出和正在写出的作品之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中断”。见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和知识分子身份》,《今天》1993年第3期。有学人也曾指出,20世纪90年代诗歌与80年代诗歌有着不同的定位,“90年代严酷的现实迫使诗人正视基本国情,直面生存处境,并探寻从寻常琐屑的生存现实中发现诗意、将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诗歌材料的可能性。叙事性话语的加强就是其中之一。”见吴思敬《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另有学者提出了散文的转型说,认为:“1990年是一个转折点”,“90年代散文与建国后的主流散文有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见林贤治《90年代散文:世纪末的狂欢》,《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是就整体的文学分化而言,可谓形成了一般而言的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的分化格局。但若要具体考察各种文学形态,又可能会有其他的理解。比如,精英文学已然走向个人化书写,正如有当代文学研究的学人所指出的:“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确实发生某些深刻的变化,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过去那种深厚的历史感,那种崇高的价值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化的写作。”见陈晓明《批评的旷野》,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这种个人化书写现象,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的变故和转型,因此它是一个牵涉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身份认同乃至精神价值取向的转型问题。 ④考察媒介传播与文学的关系,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领域,甚至成为了一个学科。相关文献参见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见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见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⑤据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献看,学者童庆炳、蒋济永、余虹、郑元者、张荣翼、郭淑梅、孙津、陶东风、杜卫、许明、王光明、南帆、孙绍振等,都可谓是这种风景的自觉打造者。相关文献大致有:童庆炳《论文艺学研究的客体、视角、学术空间》,《文艺争鸣》1998年第1期;蒋济永《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之一)——理论体系的危机》,《柳州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之二)——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倾向》,《柳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之三)——本体论走向虚幻》,《柳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之四)——“当代形态”建构中的问题》,《柳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之五)—文艺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结》,《柳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蒋济永《补牢:对“当代文艺理论危机”的再叙述——答亡羊先生》,《柳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余虹《对二十世纪中国文论叙述的反思》,《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郑元者《走向元文艺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张荣翼《文艺理论阿基米德点的寻求》,《海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郭淑梅、孙津《世纪末断想——文艺理论的动荡与危机(上)》,《文艺评论》1997年第5期;郭淑梅、孙津《世纪末断想——文艺理论的动荡与危机(下)》,《文艺评论》1997年第6期;陶东风《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2期;杜卫《走出审美城——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判性解读》,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许明《作为科学反思的文艺学是否可能?》,《文学前沿》1999年第1期;王光明、南帆、孙绍振等《关于学科开放与文艺理论建设的对话》,《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⑥恐怕也因此,20世纪90年代的知识分子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研究主题。相关文献有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祝勇编《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时事出版社1999年;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还可以从具体的学者个案中见出。不妨列举一些与此相关的学者个案:王元骧曾回忆说,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所引发的现实变化,促成了其文学理论观念,在1994年左右由认识论到实践论、价值论转型。见王元骧《探寻综合创新之路·后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另可参见王元骧《我的学术道路》,《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王元骧《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求得理论自身的发展》,《文艺报》2003年7月19日;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23页。陶东风也曾自述其1993年左右的知识调整问题,参见陶东风《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陶东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自序》,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王光明也曾回忆说:“在90年代初,我预感到中国在变化,学问的方式也需要调整,同时比较自觉地读了一些书,自觉进行从批评到学术的转移。”见王光明等《关于学科开放与文艺理论建设的对话》,《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蔡翔则认为,80、90年代的问题差异导致了文学研究的知识资源诉求的转型,80年代围绕在哲学、美学、心理学周围,90年代则凸显了以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见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⑧2000年以后,在学科反思的文献中,除多种论文散见于各期刊外,还有专著出版。如李春青的《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对于文艺学的反思,有学人写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推动中国文艺学的学科建设,积极有效地回应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学界众多学者主动参与到文艺学的学科回顾与学术反思话题中来,使其成为世纪之交以来文艺学界的焦点话题之一。”见傅守祥《文艺学的拓疆与文化研究的崛起》,《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⑨李春青、赵勇的《反思文艺学》一书,将反思性文学理论命名为反思文艺学,并将其视为未来文学理论发展的一条路径。见李春青、赵勇《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文艺理论的批评化[J].文艺争鸣,1993(4):6-8. [2]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341. [3]程光炜.拒斥文学性的年代[J].山花,2001(4):90-94. [4]王铁仙,杨剑龙,方克强,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72. [5]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 [6]郑元者.走向元文艺学[J].文学评论,1996(4):156-159. [7]童庆炳.文化诗学: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结合[M].甘肃社会科学,2008(6):132-135. [8]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 [9]陈平原.学术史研究随想[J].学人,1991(1):1-4. [10]旷新年.无居随笔[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48. [11]冯黎明.走向全球化:论西方现代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与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4. [12]陶东风.“人文精神”遮蔽了什么?[J].二十一世纪,1995(12):132-136. [13]高瑞泉,杨扬.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47. [14]杨春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321. [15]杨春时.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J].学术研究,2000(11):88-107. [16]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卢衍鹏.文学与文化联姻:文化研究及其权力流转[J].学术论坛,2010(4):84-89. [18]汪晖.旧影与新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28. [19]金惠敏.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3):89-91. [20]陶东风.走向自觉反思的文学理论[J].文艺争鸣,2010(1):14-17. [21]倪伟.作为视野和方法的文化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234-240. [22]肖明华.分化、危机与重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状况的一个考察[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8-73. [23]周海波.最后的浪漫: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36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