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东京的忧郁白石一文《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行 超 参加讨论

    贫穷而缺乏关爱的童年是直人一生难以拂去的阴影,成年后的他虽然独自承担了母亲的高额医疗费,却始终不愿回家探望,以此避免与母亲和妹妹的相聚。然而,对于单身母亲朋美的儿子拓也,直人却有着近乎父爱式的关怀和照顾,他不仅常常探望拓也,带拓也出去郊游,更在朋美手足无措时承担起救治拓也的任务,这一切,都超越了拓也真正的父亲朴一功。更为吊诡的是,直人做这一切完全不是为了接近拓也的母亲朋美,他“谈起朋美的事情时,偶尔会有那种与我何干的冷漠表情,可是一谈起拓也,老是一脸认真”。也许是拓也缺失的父爱和残缺的童年让直人看到了自己多年前的样子,外表冷漠、玩世不恭的他只有在拓也面前才真正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人,也只有在与拓也的相处中,他才完整地暴露了自己“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早在两百多年前,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就以他天才的智慧创造了一种新的侦探小说,在他的侦探小说中,主角不仅持续寻找谜底,更是以一个局外人的双眼不断地冷眼观察着这个世界。通过侦探的双眼,爱伦·坡发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唠叨病、疑心病、孤独病。现代人的精神疾病来自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来自对陌生世界的好奇、对自我存在的怀疑和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在白石一文的《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中,不仅是松原直人,大西昭子、朋美、枝里子、雷太等都面对着相似的精神困境。小说最后,雷太杀死了时任首相宇田川敬一郎,在供词中,雷太说:“我没想过要改变这个社会,也不觉得这个人(宇田川首相)搞烂了日本什么的,因为我对政治没兴趣,也不常看报纸、新闻,但是,总觉得首相好像很伟大的样子,不过,如果跟我一起死掉的话,世界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吧,我只是想告诉各位如此的道理吧……总之,赶快判我死刑之类的吧!因为要我自己死,我可是超级不拿手的。”
    小说中作者不断探究存在的意义与死亡的可能性,主角直人多次向自己发问,“我对于如此的生活压根儿没有感到愉悦,但我又为什么继续活着呢?”“为什么自己不自杀呢?”“你是真的不想死吗?如果是的话,理由是什么呢?”……而小仄也与他面临着相同的困扰,直人与小仄5年后再相遇时曾向她提问:“你啊,是想死吗?”小仄如实回答:“我不知道。”对于小说中的直人或者说对于作者白石一文来说,死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呼吸停止、心脏停跳,他们更关注生的必要性与死的可能性。对此,直人有一套自己的哲理,他认为自己对生厌恶、对死犯难的原因是:“如同自己没有权利和资格剥夺他人的生命一样,只不过没有剥夺自己生命的权利和资格而已”,“既没有恣意了结自己生命的权利,更不会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人并非生存,而仅只是被迫生存”。
    从这个角度看,雷太的行动几乎成为这一理论的确凿证据。当雷太下定决心刺杀首相时,他就已经清楚地知道,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是在劫难逃。刺杀行动完成之后,雷太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他时刻都向往着死亡,希望别人尽快动手了结自己。然而,他既然有如此大的勇气面对死亡,却为何没有勇气自己动手结束这难以预期的等待呢?对生存的漠视构成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虚无主义,然而对于死亡,人类总还是无知的。死亡的瞬间、死后的世界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陌生的,这也就是人类不断地思考生与死的关系,不断地向死亡发问的原因。正如直人所想,人们缺乏的是自我了结的勇气和权力,因此,借由法律之手了结自己的生命,似乎就是合情合理的吧?小说中的直人、雷太、小仄等都对死亡有着超常的思考,这是一群同病相怜、却又无法相互取暖的“向死而生”的人。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是典型的都市小说,书中所描摹的人的处境与心理、精神问题都是典型的都市人的写照。现代都市的发展逐渐解决了物质贫乏的问题,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逐渐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困扰,转而思考精神层面、哲学层面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探讨的从来不是生存,而是存在,也就是说,他们探寻的是精神层面,或者说是哲学层面的问题。正如书中所说,“人的存在,如果拿竹筛彻底过滤掉所有终会消逝的东西,像是青春、美貌、爱情、情感、富贵、地位、世间的能力等,所剩的骨子里就只有人类共通的老、病、死”。在死亡面前,无论你生活在如何优越的环境中,无论你身边有多少人的环绕,你从来都是,也只能永远是孤军奋战。对于都市人来说,生与死一样,需要莫大的勇气。生与死的困扰,一直是都市人心中最难以摆脱的忧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