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精辟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见解对于当前艺术批评中存在的低俗媚俗、迎合市场、形式至上、唯西是瞻等突出问题,可谓切中肯綮。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丰富的美学资源,自古代到现代,中西化合,传承发展,涵育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精神。中华美学与西方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西方美学深受古希腊以来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以美为真理的对象,注重冷静、思辨、科学的认识论方法;中华美学则传承了自先秦老孔庄以来的大人文哲学传统,具有突出的人生论精神,主要体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宏阔人生审美视野、真善美相贯通的深沉人生审美情怀、物我有无出入相交融的高逸人生审美境界。中华美学精神不将美与生活、艺术相割裂,也不将美与真、善相割裂,而是追求审美艺术人生之间、真善美之间、物我有无出入之间动态的、张力的、诗性的有机和谐与超越升华。在这种审美精神的指导下,艺术审美活动就不只是形式的问题、技巧的问题,它更是一种切入生命本体的诗意活动,是映照和提升生命境界、追求和实现生命超越的诗性路径。由此,艺术审美标准的确立,就不会肤浅地单纯流于形式和技巧,或简单地受制于艺术以外的功利指标,而是着眼于艺术形象所构筑的境界、情致、趣味、格调等美学意蕴。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深入理解和深刻把握,可以强化艺术的人文视野,深化艺术的人文情怀,提高艺术的精神品格,从而切实提升当下批评实践的理论视野、理论风骨、理论水准。 首先,中华美学精神崇尚审美艺术人生的有机统一,不仅将多样的艺术纳入自己的视野,也将广阔的人生纳入自己的视域,由此构筑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大美观。这与西方黑格尔式的艺术审美哲学不同,它不将艺术绝缘与封闭起来,使其成为自我完善的“小艺术”,而是将艺术引向广阔的人生,倡导艺术家去成就生命升华和人生超拔的“大艺术”。“小艺术”以艺术的形式与技巧为要,西方现代唯美思潮、种种形式主义思潮大都难逃这种窠臼,这种创作往往以先锋以实验自诩,却常常沦为个人的呓语和自娱自乐。“大艺术”则将艺术审美品鉴与人生审美品鉴相融通,着意于从艺术通达人生,由此构筑了艺术品鉴以“境”、“趣”、“格”、“韵”、“骨”、“味”等为标杆的内容形式兼备、尤以精神气韵为要的大美向度,崇尚作家人格的深沉高逸境界。如梁启超在品评屈原作品时就认为,屈原作品的美最根本的就在于内蕴的人格精神,即“All or nothing”的壮美风骨。由此,就超越了欣赏屈原作品泥于华美宏富之辞藻、缠绵悱恻之抒情的层面。同时,这种大美的向度,也引导文艺批评将自己的目光从己之悲喜超向民之忧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推动文艺“存正气”、“有筋骨”,“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实际上,生活中既有小桥流水、风花雪月,也有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文艺批评应该引导大众既能欣赏物我相谐浑然天成的优美,也能欣赏在矛盾冲突中升华生成的悲壮美、崇高美。尤以后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呈现,在今天这样的市场大潮、经济冲击、快餐消费的艺术生态下,愈显可贵,是提升当代批评实践的思想襟怀和精神气韵的重要内质,也是抗衡种种庸俗媚俗、一味迎合市场、简单宣泄欲望的低俗艺术行为的有力武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