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小小说与全民阅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临近读书日。真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而不仅仅在这前后几天拿来言说一番。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之与工作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还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而小小说这个备受民众喜爱、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相谐的文学样式,更是当下阅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当代小小说已蓬勃发展30年,由于参与小小说写作的人成千上万,遍布社会各界,小小说的阅读热潮持续升温,仍有方兴未艾之势,正带动着各类精短文学领时尚阅读之先,并拉长了相关文化产业链条,它所呈现出来的全民读写景观,正被社会各界所瞩目。以《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小说月刊》《小说选刊》《羊城晚报》《微篇文学》等众多报刊为重点的小小说发表、选载园地,有力地带动并促进了全国小小说读写的持续发展。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群星灿烂的景观,而小小说文体纳入鲁迅文学奖评选序列,更标志着一种新文体的成熟。近年来,依托数字化运作,小小说文化产业日渐兴起,在网络欣赏、教学以及小品、动漫、微电影制作等方面,已快速形成一种衍生性的市场化产业链。
    
    小小说是大多数人都能阅读(单纯通脱)、都能参与创作(贴近生活)、都能从中直接受益(微言大义)的艺术形式。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极其本色的亲和力,使它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创新,自有其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审美态势和结构特征等艺术规律上的界定。
    好的小小说应是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综合体现。所谓思想内涵,是指作者赋予作品的“立意”,它反映着作者提出(观察)问题的角度、视野、深度以及批判意识、质疑姿态等,深刻或者平庸,一眼可判高下。艺术品位,是指作品在塑造人物性格、设置故事情节、营造特定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创意、情怀和境界等。而智慧含量,则属于精密判断后的“临门一脚”,是简洁明晰的“临床一刀”,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质量,见此一斑。
    若以单篇论,王蒙的《雄辩症》、许行的《立正》、汪曾祺的《陈小手》、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蔡楠的《行走在岸上的鱼》、宗利华的《越位》、陈毓的《伊人寂寞》、刘建超的《将军》、刘国芳的《风铃》、黄建国的《谁先看见村庄》、何立伟的《永远的幽会》、毕淑敏的《紫色人形》、聂鑫森的《逍遥游》、于德北的《杭州路10号》、袁炳发的《身后的人》、孙春平的《讲究》、沈宏的《走出沙漠》、赵新的《知己话》、尹全生的《海葬》、修祥明的《天上有一只鹰》、非鱼的《荒》、安石榴的《大鱼》、夏阳的《马不停蹄的忧伤》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当代经典,其思想容量和艺术品质,即使和那些优秀的短篇小说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若以多篇论,冯骥才的《市井奇人》系列、王奎山的《乡村传奇》系列、孙方友的《陈州笔记》系列、谢志强的《魔幻》系列、魏继新的《现代笔记》系列、邓洪卫的《三国人物》系列、滕刚的《异乡人》系列、申平的《动物》系列、王往的《平原诗意》系列、沈祖连的《三岔口》系列、杨小凡的《药都人物》系列、陆颖墨的《海军往事》系列、陈永林的《殇》系列、凌鼎年的《娄城》系列、张晓林的《宋朝故事》系列、相裕亭的《盐河人家》系列等等,以其塑造了具有文化属性的众多人物形象或营造了文化意义上的特定一隅,在长达数十年的文学读写市场上,一直葆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的目光。
    小小说文体的成长,有着良好前景。不能简单地要求短的文学作品就一定要写得有多重的分量,小小说天然携带的使命,在于能让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得到广泛的普及传播。一个国家,要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潜移默化地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应是一项首推的系统工程。小小说让文学回归民间,大众参与阅读,大众参与创作,本身就形成了自觉的文化选择。参与读写的过程,亦是致力于进步的文化行动。让普通人在读写中增长智慧或者得以心灵愉悦,为时代进步提供大面积的“大众智力资本”的支持,这无论如何都是文学和社会的幸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