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秦风遗响 工部精神——清初关中诗人李念慈及其诗歌创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 张兵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清初关中诗坛创作之繁盛名闻海内,获得了朝野士人的一致推崇。李念慈是清初关中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仕宦南北,交游广泛,诗歌创作成就突出,赢得了当时诗人普遍的尊重。其诗歌创作不但禀承了“秦风”独有的慷慨激昂之气,而且努力学习杜甫的“沉郁顿挫”之致,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清初风云变幻而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 键 词】李念慈/关中诗坛/诗歌创作/工部精神/秦风遗响
    【作者简介】张兵(1965-),男,甘肃会宁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明清文学研究。
     
    清初诗坛百派争流,群星璀璨,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时期。而关中诗坛创作之兴盛亦名闻海内,颇为时人称道。计东《西松馆诗集序》云:“明则空同崛起,主持一代之诗教,诗之系于秦久矣。今昭代诗人林立,而秦中为盛。”[1](P105)朱彝尊《王崇安诗序》亦云:“予求友于关中,先后得五人:三原孙枝蔚豹人、泾阳李念慈屺瞻、华阴王弘撰无异、富平李因笃子德、郃阳王又旦幼华。五人者,其诗歌平险或殊,然与予议论未尝不合也。”[2](卷三十六)学界对孙枝蔚、王弘撰、李因笃、王又旦的诗歌创作已经有了初步探讨,但是对于李念慈诗歌的研究却极为薄弱,至今未有成果问世。
    李念慈(1628—1699)字屺瞻,号劬庵,陕西泾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曾任河间司理,因平反冤案被仇家诬陷下狱,会京师地震,朝廷大赦天下而脱罗网。康熙六年(1667)补官廉州,刚到任即裁缺免官,困居广州一年。后改任新城知县,未二年又因催科不力罢官。“三藩之乱”时入绥远将军蔡毓荣幕,在湖南转送粮饷有功,再授竟陵知县。康熙十八年(1679),与孙枝蔚同举博学鸿辞,未能入选,遂辞官。入杨素蕴幕府,杨素蕴卒,李念慈为董理其丧。晚年归乡终老。
    李念慈一生喜游览,从关中至京师,又南游吴越、岭南,晚年行迹至荆楚、蜀中,交游极为广泛,其友人中既有孤忠守节之遗民如顾梦游、徐夜、孙枝蔚、吴嘉纪、方文、邓汉仪等,也有国朝名士钱谦益、王士禛、施闰章、周亮工、李楷、高士奇等。李念慈一生仕途坎坷,但对国家命运极为关心,对下层百姓至为关怀。他的诗歌继承了杜诗的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清初风云变幻而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堪称“诗史”。李念慈诗也很好地继承了“秦风”的传统,使得关中诗坛独特的地域风格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著有《谷口山房诗集》三十四卷,《文集》六卷。
    一、工部精神:李念慈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念慈和杜甫一样,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文化世族,这样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李念慈祖上最著名者为李世达,是明万历间名臣。李世达为官清廉,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和黑恶势力斗争。万历二十一年(1593),“与吏部尚书孙鑨同主京察,斥政府私人殆尽”[3](P5795),又为赵南星等正人鸣冤,为东林人士推重。卒赠太子太保,谥敏肃。念慈父李绍荫虽未有功名,但宅心仁厚,“不为町畦崕绝之行,尤重然诺,急人患难”[4](卷十六,《李太公墓志铭》),赢得了乡人的敬重。李念慈正是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志向远大,刻苦读书,希望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他在《答主人》诗中曾说:“圣贤有至理,典籍森昭垂。淑身及济物,其道咸在兹。……入官欲行道,岂为好爵縻。我本廉吏后,幼攻书与诗。颇亲名理趣,敬业日孜孜。”[5](文中所引李念慈诗,均见《谷口山房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为避免繁复,以下只注篇名)其《谦儿》诗中又谆谆教导其子:“家贫世方乱,儒术不谋生。服贾近市侩,何如习躬耕。古人带经锄,岂为世上名。幼学先孝弟,本不出户庭。苟能立而身,亦足嗣家声。”
    李念慈的人生理想是“入官欲行道”,也就是施行儒家的“仁政”,这也是杜甫毕生孜孜以求的理想。可是李念慈生不逢时,在明清之际那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儒家的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他坎坷终身。儒家主张“华夷之辨”,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6](P2466)孟子也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7](P125)但是,在正统儒家看来,清初正是以夷变夏,“披发左衽”的时代。清朝统治者进入中原之后要求汉族人剃头发、易服饰,引起了汉族士人普遍的抵抗。许多士人宁愿杀头捐躯、剃发逃禅,也不愿为清朝统治者服务。但是李念慈为了家族不得不参加科考,这和很多清初士人如王士禛、施闰章一样为无奈的选择。
    儒家仁政的另一个含义是“爱人”,让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孟子曾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7](P162)他的理想是让人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7](P17)。杜甫也希望“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8](《蚕谷行》,文中所引杜甫诗,均见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为避免繁复,以下只注篇名)。但是李念慈生活的那个时代,战乱频仍,灾荒不断,加上统治者的苛政和地方官吏的贪婪,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在任地方官时,勤政廉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民减少苦难,“虽复百里内,亦欲苏黎元”(《应辟去竟陵作》)正是他美好愿望的自白,但是壮志难酬,处处碰壁,诗人不得不慨叹“举动见肘製,有志安能伸”(《应辟去竟陵作》)。康熙三年(1664),他被任命为河间司理,当地曾出现旗人野蛮圈地并借“逃人法”敲诈百姓的现象,李念慈极力阻止,因此被仇家中伤而拘于狱中。其《答主人》写道:“前年任瀛海,其郡号冲疲。十田九被圈,百姓绝生资。……窝逃与匿盗,任意成飞辞。狱吏畏其锋,贬法相诡随。善良那得直,忍创独含悲。我性太迂梗,按法悉绳治。穷民稍安堵,我身乃转危。竟被含沙射,经年逐拘提。”康熙七年(1668),李念慈任新城知县,当时此地水患频仍,居民大多逃亡,但朝廷强制十二年积欠并征,历任官员因催科不力而受惩处,李念慈也因此报罢。其《出新城作》有句云:“民艰终愧图难尽,政拙犹惭补未遑。郑谷有田堪送老,齐门无计为除荒。”可见他的无奈和感伤。
    李念慈和杜甫一样,在童年时期也有过一段安定幸福的生活,所以这种太平时代成了他们终身追求的理想目标。杜甫《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纶鲁缟皆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李念慈生于崇祯年间,虽然当时社会已经矛盾重重,但他的家乡还未受侵扰,过了一段幸福的童年生活。其《感述》云:“伊我初生时,不知平世乐。仰承祖宗泽,饱食颜沃若。鲜衣骄同辈,踊跃逐群嬉。吹箫与图绘,抚桐兼围棋。是时家虽落,冻馁未侵迫。正赋亦易完,出入多闲适。”正是由于他们都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太平日子,看到过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所以对儒家的政治理想深信不疑,总是希望那样的太平时代能够再度降临人间。同时,他们也对破坏人民安定幸福生活的乱臣贼子深为痛恨。
    儒家极其重视“修身”,这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必要条件。曾参曾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6](P2487)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7](P141)杜甫青年时即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远大理想,即使后来饱经丧乱,他也没有改变初衷:“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伟大的人格造就伟大的诗人。这种“伟大的人格”,不仅包含正直、善良的品性,而且必须拥有阔大的胸襟和刚毅的精神。沈德潜曾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9](《说诗晬语》,P524)薛雪也说:“诗文与书法一理,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謦一欬、一挥一洒,必有过人处。”[9](《一瓢诗话》,P679)杜甫之所以能成为“诗圣”,正因为他有正直刚毅的人格精神。
    清人贺瑞麟有言:“关中之地,土厚水深,其人厚重质直,而其士风亦多尚气节而励廉耻,顾有志为圣贤之学者,大率以是为根本。”[10](P125)李念慈是清代关陇士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继承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虽然看到清初社会的黑暗,但还是不愿改变初衷,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殉道精神。《思归行》云:“生不逢怀葛与羲皇,谁能饱食无忧伤。长安贵游多年少,自惭罄折形仓皇。文章未可裨缓急,安能趋走空踉跄。……饥来驱我思变策,还顾肮脏复不可。”他在《答方田伯书》中还说:“念今世仕宦,舍道则进,守道则退。既不能行其道,犹可为明道之言,以俟后世。”[5](P810)他也看到了社会上许多斗智弄巧之人要么飞黄腾达,要么身败名裂的现实,曾感慨说:“捷者固可羡,覆者亦可怜。毋宁守轨辙,循分得所安。”(《驱车行》)李沂曾说:“劬庵凡述怀作,自道生平梗概,辄洒洒数百言,如大江东注,不可止遏,何其富于才而啬于遇耶?然迹其诗中,自讼自遣处,盖实有见于道而确然能守,则其不偶也,盖未可以世俗得失论之矣。”[5](《谷口山房诗集评》,P519)深刻地揭示了李念慈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他对人生信念的执著。
    儒家谴责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孟子曾说:“厨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7](P9)杜甫也谴责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李念慈所处的清初社会,贫富悬殊更为严重。其《盛筵》云:“达官一夕燕,贫家终岁食。同室叠主宾,约计千金值。觥筹连旬日,中人产可则。”《思归行》更云:“权贵门前多长裾,鱼肉满堂食客坐。”他还看到了朝廷横征暴敛、社会贫富悬殊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其《闻滇、闽、粤三藩告老各允归安插》云:“诸王拥兵过百万,南北协饷尚骚然。四方水旱亦时有,老弱岂尽免颠连。搜刮利孔无遗剩,锱铢亦入公家编。蠲租之诏虽屡下,天下百姓无一钱。”康熙十八年(1679),京师地震,皇帝下诏罪己,李念慈认为天灾无法预测,但人祸可以消除,他说:“弭灾在本根,应天当以实。民生久不聊,公私罄搜括。遂使天下财,万流汇一窟。四海尽寒心,东南正卼臲。大法小乃廉,源清流自洁。”(《纪异》)所有这些,无不表现出诗人关怀民生、不满苛政的仁者情怀。
    儒家反对“不义”战争,孟子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7](P175)杜甫也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明末清初战乱频繁,农民起义,清军入关,反清斗争,三藩之乱,无不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人间惨剧。由于李念慈出仕清廷,故对农民起义和抗清力量多有歧视,统以“盗”“贼”称之,这是他的历史局限。但在“三藩之乱”时,他坚定地支持清朝政府的统一战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也是出于他的仁政思想,因为战争必然给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其《纪事口号》其四云:“小釜游魂且自尊,八闽那可抗中原。青丝白马终当灭,厦岛铜山岂假存。”表现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而他对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尤为关切。其《军中纪事》云:“振策经辰溪,不复见居人。远望有墟落,既至但空村。闾巷洞一视,夕日照危垣。破柱犹撑立,其半砍为薪。雌雉伏灶间,猛虎嗥后门。干戈无时歇,寇退兵复屯。牧马遍原野,寸草安得蕃。欲播罂无种,欲耕皁无犍。民困亦已极,苍天胡不仁?”他还频频感叹“何时偃兵戈,天下少饥寒”(《秋夜》),“但愿世难平,敛薄苏疮痍”(《出门》),均表现了他向往太平、痛恨战乱的仁爱精神。
    众所周知,杜甫不但反对不义战争,也反对滥杀性命,他曾说:“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表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恻隐之心。李念慈也反对滥杀无辜的行为。其《秋风》云:“东南列战垒,金鼓日夜惊。彼此矜杀伤,孰非天地生?阴阳有和气,燮理无乖睽。”在平定三藩之乱时,诗人更严厉地谴责了清兵对滇黔人民的杀戮和抢掠。《军中纪事》其十云:“转斗荡群寇,禁军亦踵至。昨报复沅州,弹压资精锐。……蔡人即吾人,朝廷岂异视。不知何营卒,旁掠敢纵恣。”这种悲天悯人的精神都渗透在《谷口山房诗集》的字里行间。
    李念慈的从军诗不但真切地反映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而且真实地记述了战争的发展状况,堪称“诗史”。其《军中纪事》、《杂诗》、《军中口号》等多有小序,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爱憎态度,可印证史籍所载,补史料之阙失。如《杂兴十首》其一“序”云:“先是安亲王夺茶陵,抵长沙,以调吉安府,守将从征,府遂为别寇侵据,而沅州亦多草寇妨运,平南王薨,其子之信遂叛粤东梗化。”证之《清史列传》、《清史稿》等史籍,纤毫不差。其五云:“婺水新安富丽乡,寇来邻郡岂周防。千村扫地连舂磨,万室飞烟起盖藏。夜半月明空燕垒,春风雉雊旧鱼梁。荒残碧树茶村冷,谁辨山源七盌香。”“小序”云:“徽州为饶州乱民杀掠,至掘地剥梁碓磨无遗存者。”这和杜诗《哀江头》、《悲陈陶》、《悲青坂》一样为当时战争的真实载录,可以以诗补史,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难怪顾景星说:“空同《秋兴》乃悬虚而说,劬翁此诗乃摭实得之,忠悃殷忧,才力识力俱在其中。”[5](《谷口山房诗集评》,P5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