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温儒敏:莫言《蛙》的超越与缺失(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百家评论》2013年3期 温儒敏 参加讨论

    想表现“忏悔”,却显得过于简单
    再说说忏悔问题,也许这是作者希望《蛙》要达到的“思想高度”。不久前在山东大学一次研究生的座谈会上,莫言回答学生关于《蛙》的提问时,也讲到在特殊的年代,许多人都做过违心的事情,可能出于某种从众的心理,比如大家都打老师,你不打,就可能会被逐出某个圈子。所以不能只要求他人忏悔,而自己不忏悔。又说,“姑姑”这个人物在革命的知识分子中有代表性,但她是忏悔的。②我理解莫言的意思是,《蛙》是要表现某种忏悔的意识。但是,“姑姑”晚年对自己所从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完全否定,把自己说成“手上沾满腥臭的血”,这就是“忏悔”?相信因果报应,总幻想着无数小泥娃娃将要去投胎,就是“忏悔”?这种“忏悔”的精神内涵未免过于简单。忏悔不应当只是源于恐惧的逃脱,也不只是道德上的自责和懊悔,而应当是一种担当、再生与希望。而在《蛙》的结尾,我们就几乎看不到担当、再生与希望。这部小说的结束,给人感觉仍然是压抑的。作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小说中叙事者蝌蚪是以书信形式与日本友人杉谷义人联系的,在第四封信中,蝌蚪开始表示要忏悔当年逼迫王仁美流产的罪,在最后一封信中,蝌蚪则询问杉谷义人:“被罪感纠缠的灵魂,是不是永远也得不到解脱呢?”蝌蚪似乎已经意识到赎罪是不可能的。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自白,莫言有他的困惑,而他对“忏悔”的“认识水平”并不见到高出于蝌蚪,起码我们读小说时感受不到这点,加上叙事者蝌蚪和超越性叙事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甚至有些混同,读者总是容易把蝌蚪看作是作家本人。因此莫言虽然努力,却未能成功抵达“忏悔”这一主题的彼岸。
    也许这又回到前面说的主题的悖论,在《蛙》这部小说中,我们是始终难于找到叙述者或潜在叙述者明确的态度的,这让读者卷进矛盾的涡旋中,甚至有某种晕眩感,而这种悖论的涡旋,也许就是共和国历史本身固有矛盾性的表现吧。莫言显然意识到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带来对生命的管控与扼杀是残酷的,但如果在中国特定时期不实行这一政策,人口膨胀的后果又是另外一种残酷。这就是国家发展的政治和生命个体的矛盾,几乎是“无解”的矛盾,只容许无奈地选择其一。
    莫言毕竟只是小说家,他大概并不想提供特别的“思想”或者“历史观”,他对历史的“文学叙述”主要出于感觉,他时常放纵这种感觉,在人性与欲望的旷野里奔走,难免停不下来脚步,去做深入的思索与把握。
    无论如何,《蛙》放在当代文学中,或者和莫言自己其他作品相比,都显示出某些鲜明的特异性。这部小说一改过去莫言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狂欢喧哗的氛围,酣畅的“语言流”,以及“重口味”的风格,③语言回归朴素平淡,书信体的叙述格局④也显得比较舒缓自然,整个作品追求某种超越感,带有哲理韵味,虽然主要人物塑造有些“断裂”,艺术上也不够完整,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另一个富于创造力的莫言。
    注释:
    ①2011年9月18日,莫言接受新浪文化读书采访,在提到《蛙》时说:这是他的一部比较特殊的小说,“它塑造的人物,小说的结构,所要表达的个人的一些想法,应该在我过去的11部作品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②2013年4月27日莫言受聘为山东大学讲座教授,他在受聘之后与文学院研究生座谈时,说了以上这番话。
    ③关于莫言常见的风格之观点论述,可参见拙文《莫言历史叙事的“野史化”与“重口味”》,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
    ④《蛙》的结构有别于莫言以往的任何一部小说,整部小说就是五封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的信,而最后一部分竟是一部戏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