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张江 陈晓明 罗杨 参加讨论

    对话人: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罗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郭宝亮(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核心阅读
    风起云涌的历史变迁与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激烈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构成了独特的贡献。
    建立中国文艺自己的魂魄,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练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优秀的作家。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我们,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让全球共同享有这份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张江: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中国经验,这是近年来文艺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话题的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不过,这个话题包含了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比如,现实的中国故事如何进入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又如何在中国故事中提取中国经验?
    讲述中国大故事
    陈晓明:我们不得不先回答这样的问题:文学要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怎样才能获得文学的讲述?
    当然,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讲述了大量的中国故事,如何评价这些“中国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讲述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如果离开了文学的传统、既定经验和方法来讨论“讲述中国故事”,那样的要求文学恐怕难以实现。但是,对现有的故事和经验进行分析、阐释,发现其中意义和价值,对于文学理论和批评来说,则是可以而且应该着手的工作。
    确实可以看到,莫言、贾平凹、陈忠实、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他们耕耘在各自所熟悉的中国乡土,在讲述乡村中国和20世纪中国历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的作品给世界文学提供了中国经验的独特性,也标志着汉语文学的高度。这些中国故事的根本意义,在于讲述中国农业文明进入现代历史遭遇的剧烈冲突、创痛和新生。20世纪充斥着剧烈的冲突,中国尤其如此,风起云涌的历史变迁、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激烈改变,这些重大景象都在中国几代作家的笔端呈现,这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可以说,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贡献。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颁给莫言的颁奖辞里写的那样:“史诗般的狂潮席卷了世界”。
    表现当下乡村创痛的作品,如贾平凹的《秦腔》、方方的《奔跑的火光》,最近还有范小青的《我的名字叫王村》值得我们关注。但是,总的来看,中国当代文学在表现当下中国社会深刻变化方面还显得乏力,往往偏向于描摹和罗列社会表象,而对人心人性的发掘缺乏深刻性和独创性。与此同时,一些对当下生活新的特质开掘得有意味的作品,也往往被我们忽略,例如林那北的《寻找妻子古菜花》、迟子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讲述中国故事,最难处理的还是当下直接的城市经验。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在表现当代城市生活时总显得表面化。真正讲述当代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中国文学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始。
    今天中国社会在剧烈的变迁中确实有很多传奇、很多故事、很多令人惊异的现象。怎样展开文学的讲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文学作品的根本面向应当是人心、人性和人情,是文学的语言、作家的个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品格和精神、一种情怀和关切、一种坚韧和信念。容纳了这些因素,不管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都会是真实而又深刻有力的,都会显现饱满、富有活力的中国经验。
    建立文艺的民族魂魄
    张江:文艺不仅为时代发展存照,还参与时代的精神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中国经验,不仅是文艺创作的题材问题,更涉及它的内在精神构成。从当代中国的历史巨变中提炼出巨变背后的奋进、坚韧、执着,建立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呼应的精神史诗,是对作家艺术家更大的考验。
    罗杨:对于一个国家的文艺来说,饱满的内在魂魄是其重要的标志与价值。几千年来,中华文艺薪火相传,贯注于其中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气、神构成的中华魂,始终是文艺葆有巨大的感召力与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本、强国之道,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最可怕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精神危机,是我们心灵深处可以守望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一个伟大的国家,绝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爬行,而是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坚守自己民族的魂魄,在时代风云中不断除旧布新,涅槃重生。
    有魂的民族才有底气和豪气。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坚守中华魂、弘扬中国风,既是当代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走上国际舞台中央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重要依托;既有益于中国软实力与和平发展的理念,也有利于开创世界新格局的担当。
    建立中国文艺自己的魂魄,就是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练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