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寻根文学,现代与先锋在某一处会师握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钱江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原标题:寻根文学,现代与先锋
    巨鹿路675号,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所在地——这座拥有90年历史的花园洋房,是热爱文学之人心中的圣殿,《收获》、《上海文学》、《萌芽》等知名文学杂志都在这里诞生。
    评论家吴亮就站在悬挂着这些杂志社名牌的墙边,那是2014年12月10日的下午,他挥了挥手说:“刚才和几个年轻的上海评论家在一起,他们出了一套新书,所以跟他们一起吃个饭,也是庆祝一下。听说你今天要来采访关于‘杭州会议’的事,他们也都很感兴趣。”
    他停顿了一下,说起刚聚过的青年评论家,他形容:“和我们当年是一样的。”
    这个“当年”指的就是三十年前“杭州会议”,吴亮正是与会者之一。
    那一年,吴亮三十岁。对他个人而言,这个会议是促成他职业生涯发生剧变的转折点:“当时我和程德培都是工厂的工人,是业余的评论工作者和写作者。但就在‘杭州会议’开完之后的第二年,我们就直接从工厂调入了上海市作家协会。”
    在个人的境遇之外,站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回望,“杭州会议”似乎有些“无意”之中让“寻根文学”成为此后的文学风潮并引发讨论,开始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
    “寻根文学”有了名字
    吴亮说,上一次回想“杭州会议”是在一个多月前。
    “10月底的时候,我们在上海开了一个会,叫‘作家的历史·历史中的作家’,请的人有韩少功、马原、何立伟、格非、刘恒、徐星、叶兆言、孙甘露、陈村、吴亮、黄子平、礼平,还有程德培。他们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活跃的人,其中有几个就是当年一起参加‘杭州会议’的。”
    那一代人从未间断去回忆“杭州会议”,按照吴亮的说法:“其实也在不断往里加入一些东西。毕竟当时没有录音机,每个人的记忆点又不尽相同,到了今年,提到的更多一些。”
    在吴亮看来,对于1984年的记忆,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误差但多少会有些不同:“那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也是让我们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时刻。在那一刻,我们都觉得可以大干一番了。”
    正是在那个议题模糊的会议上,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文化,尽管是各说各的,但在那热烈的交流中,达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识——“中国的文学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一个统一模式来进行创作。”
    “杭州会议,其实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节骨眼上,虽然不能完全说它促成了后来(关于‘寻根文学’)的一切,但它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写作毕竟是个人完成的,但交流也很重要。”吴亮说。
    “杭州会议”之后,伴随着“寻根文学”,还有许多新的文学名词不断冒出,“先锋派”、“实验文体”,等等。
    “当时的命名其实是很随意的,各种说法都不太统一。不过,主要的创作手段正是当时这些作家们思考,并在‘杭州会议’中谈到的主题。”吴亮说,“虽然在‘杭州会议’中,这些想法还是一些零散、即兴的东西。但最终促成了一部分作家进一步去思考。”
    “那时候的文学会议很多,每次会议结束回去以后,大家都会写文章。‘杭州会议’结束后,到了1985年就连续有几篇文章出来,韩少功《文学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虽然他们是作家而非批评家,但那些文章也奠定了后来文学理论方面‘文化小说’、‘寻根文学’这些名词的基础。”吴亮认为,“寻根文学”因为这些文章而呈现了先期命名的现象,这与后来先锋文学不同,“’先锋文学’是后来命名的。在1985年之后,马原、孙甘露、残雪、刘索拉也都出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