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者、新面孔和跨界写作 丁晓原:在新世纪初的10年间,支撑报告文学江山的基本上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道的跨世纪作者,很少有“70后”作家走到报告文学的前台,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报告文学可持续发展的乏力。现在,这样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一方面,何建明、李鸣生、王宏甲、黄传会、徐刚、蒋巍、一合、傅宁军、李玲修、张雅文、李迪、李青松、陈歆耕等本年度继续写作报告文学,依然成为推动这一文体发展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报告文学界新的面孔不断出现。数年前,湖南作家阮梅以《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开始进入报告文学界,之后与孙云晓合作长篇作品《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2013年,她与吴素梅合作出版《拆迁报告:从北下街和谐拆迁说开去》。这部作品直面中国之痛,在“拆迁报告”中凸显现实的多种景态,反映了作者敢于介入现实的可贵品格。此外,你刚才所提到的青年作者王国平以《一枚铺路的石子》突入报告文学的写作方阵,作品进入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排行榜,作者也因之成为被界内关注的新人。《一枚铺路的石子》所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的模范事迹,作者在报告先进人物时,充分注意将人物的先进性与其多样性结合起来,多角度富有表现力地展示了作为“圆形人物”的兰辉可敬可亲可爱的鲜明形象,是一篇感染力很强的精短作品。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报告文学新人辈出,除了王国平外,丁燕和马娜也是“70后”作家。丁燕的《工厂女孩》是其身份置换后亲历亲验的记录,作品真实本色地摄照工厂女孩这些普通的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呈现出现实人生的另一种色调。《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的作者梁鸿是“70后”文学评论家,也是《人民文学》倡导的“非虚构”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她用“第三只眼睛”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崛起与凋敝的强烈反差凸显了社会现实,给读者带来许多思考。《出梁庄记》列入“《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新浪年度十大好书”和2013年度“光明书榜”,读者的认可充分说明了这部作品的价值。梁鸿、丁燕、马娜等一批年轻作者高起点地投入报告文学的写作,这正是报告文学文体希望之所在。 另外,跨界写作成为2013年报告文学的一大亮点。由报告文学作者的构成看,其中原为记者、散文作者的不在少数,这与报告文学文体与新闻、散文的天然关联有关,而由小说转为报告文学却不是常态。观之近年的情况,跨界写作已成为常见的现象。小说家乔叶有非虚构《拆楼记》和《盖楼记》,早年从事小说创作的陈启文近年将主要精力用于报告文学写作,《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中国水利调查》等作品获得广泛的好评,使人记住了作为报告文学作家的陈启文。2013年,小说家阿来、林那北加盟报告文学特别引人注目。阿来的《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和林那北的《宣传队》都发表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专栏。阿来以小说名世,而《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则是一部历史纪实作品,在小说与纪实之间,阿来选择了非虚构,“真实的史料是如此丰富而精彩,远远超过作家的想象程度,根本用不着我再虚构了”。林那北以小说为业,《宣传队》无需《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那样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史料研读,作者提取的是个人生活经验。“宣传队”可谓“文革”的一个典型符号,作品以此为题,再现了“文革”特殊的文化生态,也写出了个人精神史的一节。 王 晖:我理解“新面孔”一方面主要是指以“70后”为主体的青年作家,另一方面也可以是新近“露脸”的那些不再年轻的写作者,前者如粱鸿等,已初成气候,后者有江苏作家周国忠等。周国忠的《弟弟最后的日子》以至亲生死为描述对象,以其“真的写作”、“宽的写作”和“慢的写作”撼动人心,为非虚构的亲情书写增辉添彩。跨界非虚构写作,除了你上面提及的那些作家外,2013年,池莉出版了她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的《立》,这部作品与她的《怎么爱你也不够》和《来吧孩子》构成其“成长”系列三部曲,此外还有毕飞宇追忆自己青少年时光的《往日的事》等。小说家跨界进行非虚构写作成为近年来的突出现象,较早前就有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夹边沟记事》和《甘南纪事》等“命运三部曲”问世。2013年报告文学的老作者、新面孔和跨界写作的现象给我们以力量,这使得我们对报告文学的现实充满信心,对报告文学的未来满怀期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