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轻盈美观,携带方便,既可作武器,又可作佩饰,因而曾长期受到古人的雅爱。流风所及,代代相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周秦汉唐时代,社会上下佩剑之风秾盛,留下了大量关于佩剑的诗文和典故,也造就了古代社会独具特色的剑文化。下面,让我们透过一些比较典型的古诗文,来领略一下古代剑文化的独特魅力。 剑首先是古代贵族阶级的随身佩带之物,是其装束的组成部分,也是其高贵身份的象征。春秋时期,老子就曾对贵族阶级的穿着作过如此描述:“服文采,带利剑。”(《老子》五十三章)战国时期,李斯也曾如此描述过秦王的“派头”:“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谏逐客书》)所以,在贵族阶级华丽的服装外,剑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佩饰,例如楚大夫屈原在贬谪流放中,还念念不忘给理想中的自己佩带奇丽的长剑:“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美丽机智的采桑女秦罗敷在奚落无耻的使君、描述虚构的“夫君”的威仪时,还特意为其夫佩上一把贵重的宝剑:“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陌上桑》);唐代百官上朝时,朝堂上更是一派剑佩铿锵的景象:“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等等。《左传·鲁宣公十四年》“宋及楚人平”故事中更有一段涉及楚王佩剑的精彩描写,令人玩味不尽:“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是说楚王获悉楚使被宋国杀了,勃然大怒,来不及穿鞋、佩剑,就冲向门外,急欲发兵讨宋,随从们只好从后面紧紧追赶,在室外给他穿上鞋佩上剑。 后来,下层社会也被允许佩剑,所以平民百姓佩剑者也大有人在,有的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典故。如战国时寄居孟尝君门下、后来为主人营造“狡兔三窟”的寒士冯谖,有弹剑而歌的滑稽故事:“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楚汉战争中叱咤风云的大将韩信,早年贫寒卑微,有带剑忍胯下之辱的心酸往事:“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大乱,沛县亭长出身的下层小吏刘邦顺应时局,“剑斩白蛇”,投入反秦大潮,其后“持三尺剑取天下”(《史记·高祖本纪》);盛唐时代,年轻自负、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去远方寻梦;《吕氏春秋》中那个“刻舟求剑”的故事,更是众所周知,令人发笑又发人深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古人佩剑除了用来装饰,还用来做武器,用以自卫或进攻。因而,佩剑常常与厮杀战斗或行侠仗义紧紧相连。这在史籍中曾被频频提及,传为美谈。《战国策·魏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为安陵君出使秦国时,为了让骄横的秦王收回无理成命,装出要拔剑与之拼命之状,吓得秦王胆战心惊,慌忙道歉:“(唐雎)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无独有偶,《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自荐”中,毛遂也用此法,以剑相胁,吓得楚王慌忙答应了平原君的援助请求:“毛遂按剑而前,曰:‘……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和秦王之间持剑厮杀的场面更是惊心动魄:“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行刺秦王未遂,反被对方用佩剑击倒。《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吴广夺剑杀尉、奋起反抗的情节:“将尉醉,广故数言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也颇为惊险:先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命悬一线,危在旦夕;继而樊哙带剑闯宴,杀气腾腾,惊得项羽“按剑而跽”,准备挺身厮杀……(《史记·项羽本纪》)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