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冥:亦作“沈冥”。谓幽居匿迹。汉·扬雄《法言·问明》:“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李轨注:“沈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宋书·袁粲传》:“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虽扬子寂寞,严叟沈冥,不是过也。”清·钱谦益《奉诏削籍南归》诗:“尘世荣枯通与苓,蜀庄只合老沈冥。” 一说犹“玄冥”。深远幽寂,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庄子·大宗师》:“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郭象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成玄英疏:“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庄子·秋水》:“始于玄冥,反于大通。”成玄英疏:“玄冥,妙本也。”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含光内观,凝神复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魏晋南北朝时或以道释佛,故亦指佛教的义理。晋·谢敷《安般守意经序》:“故开士行禅,非为守寂,在游心于玄冥矣。” 杖策:拄杖。《庄子·让王》:“(大王亶父)因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成玄英疏:“因拄杖而去。” 唐·杜甫《别常征君》诗:“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明·夏完淳《秋怀》诗之二:“驾舟凌洪波,杖策穷崇山。”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生于读书之暇,杖策出游,信足所至。” 登眺:登高远望。唐·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宋·王安石《赠宝觉》诗序:“闻化城阁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辄锢闭之。” ③造:到;去。《周礼·地官·司门》:“凡四方之宾客造焉,则以告。”郑玄注:“造,犹至也。”孙诒让正义:“注云‘造,犹至也’者,《大司寇》注义同此引申之义。《广雅·释言》云:‘造,诣也。’《洞箫赋》李善注引《苍颉篇》云:‘诣,至也。’盖造训为诣,诣则有所至,故造亦训至矣。”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唐·吴筠《高士咏·柏成子高》:“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 幽人:指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清·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垧,幽人在岩户。” 静者:处虚守静、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黄节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仇兆鳌注:“梦弼谓:蔡侯为人恬静而意气有余。”清·赵翼《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④这两句说自己和空上人,一儒一释,道门不同,但爱好自然的志趣是相同的。儒道:本指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这里指儒家和佛家两派。 异门:即异派,不同的流派。《文献通考·经籍十六》:“锴兄铉初承诏与句中正、葛湍、王维恭等详校《说文》,今三十卷内《系传》往往错见,岂其家学同源果无异派欤?” 云林:本指隐居之所。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金·张斛《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清·陈大章《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这里指云水山林,泛指大自然。 同调:音调相同,比喻有相同的志趣或主张。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唐·李善注:“调,犹运也。谓音声之和也。”唐·杜甫《徒步归行》:“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宋·秦观《寄陈季常》诗:“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⑤这两句说作者与空上人彼此情投意合,一直谈笑到日暮。相喜得:一作“喜相得”。相得,即彼此投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毕景:毕:尽。景:日光。本指日影已尽。指入暮。南朝·宋·鲍照《上浔昭还都道中》:“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李周翰注:“毕景,落日也。”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乃命以文梓为船……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齐治平注:“毕景,日影已尽,谓日暮也。”唐·杜甫《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诗:“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仇兆鳌注:“毕景,谓尽一日之影。”清·黄景仁《泥涂叹》诗:“毕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这里指竟日;整天。《南史·殷臻传》:“(臻)幼有名行,袁粲、储彦回并赏异之,每造二公之席,辄清言毕景。” 谈笑:说笑;又说又笑。《孟子·告子下》:“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⑥瞑:通“暝”。暮;黄昏。唐·韩愈《春雪》诗:“瞑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武彝山日记》:“亟辞去,抵舟,已入瞑矣。” 晓:明亮。特指天亮。《说文·日部》:“晓,明也。从日,尧声。” 段玉裁注:“俗云天晓是也。”《庄子·天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 一说“晓”作“烧”,泛指野火。唐·戎昱《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宋·范成大《南塘寒食书事》诗:“埂外新陂緑,冈头宿烧红。”元·张雨《春烧》诗:“日落前山野烧生,白茅黄苇地初晴。” ⑦这两句说因眼前所见而远思前人诗赋中所写到的越地名山。缅怀:遥想;追念。晋·陶潜《扇上画赞》:“缅怀千载,托契孤游。”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缅怀英概,申畀愍章。”明·林鸿《感秋》诗:“缅怀古哲人,信与大运并。” 赤城标:赤城,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唐·李善注:“支遁《天台山铭序》曰:‘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清·王琦注:“《太平广记》:‘章安县西有赤城山,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余丈。’《海録碎事》:‘顾野王《舆地志》云:赤城山有赤石罗列,长里余,遥望似赤城。’”清·朱彝尊《罗浮屈五过访》诗:“况今天地多战争,赤城华顶风烟惊。” 标:标志,符号。《晋书·宣帝纪》:“文懿攻南围突出,帝纵兵击败之……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举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唐·李善注:“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唐·李周翰注:“此山上有城赤色如霞起而立标。”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俗有投石之两头置标,号曰排公,以中不中为胜负也。” 临海峤:临海,郡名三国吴置。唐代台州治所在临海,即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峤:本指高而锐的山。泛指高山或山岭。《尔雅·释山》:“(山)鋭而高,峤。”邢昺疏:“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峤。”南朝·宋·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跂予间衡峤,曷月瞻秦稽。”南朝·齐·谢朓《登山曲》:“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唐·李渥《秋日登越王楼》诗:“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 ⑧这句说风吹泉流发出清越的声音。风泉:风和泉水。南北朝庾信《终南山义谷铭》:“松桂危悬,风泉虚韵。” 清音:清越的声音。《淮南子·兵略训》:“夫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清音浊。”晋·左思《招隐诗》之一:“非必有丝竹,山水有清音。”唐·张文姬《沙上鹭》诗:“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 苏门啸:苏门,山名。在河南省辉县西北。又名苏岭、百门山。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孙登。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唐·庞德公《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 啸:撮口吹出声音。《诗·召南·江有泛》:“不我过,其啸也歌。”郑玄笺:“啸,蹙口而出声。”东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唐·韩愈《送穷文》:“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 苏门啸:《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后以“苏门啸”指嘨咏。亦比喻高士的情趣。宋·林逋《中峰》诗:“自爱苏门啸,怀贤思不羣。”宋·陆游《谢徐志父帐干惠诗编》诗:“舂容清庙歌,缥缈苏门啸。”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