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古典文献研究中的常用词考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美兰 参加讨论

    常用词表达人类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占据着每一个历史时期词汇系统的核心地位,它的变化决定着词汇发展的面貌。随着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越来越被学界重视,大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而常用词的研究离不开历时文献的调查整理,除了自上而下的大数据库前提下的文献数据整理外,如何为不同语义的词选择其研究文献,即确定“选用语料范围”也是研究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每个常用词有每个词的历史和个性特点。在进行文献材料常用词使用频度的调查过程中,应该有研究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大数据库下,依据不同常用词的个案,增加具有个性特点的语料。如:“搅拌”义常用词“挠、搅、拌”三词在不同题材、体裁文献中出现的概率也不均衡。由于“搅拌”是一个动作性很强的概念,所以往往多见于农书、医书之中,如果只调查经书、史书,就很可能将其出现时间判迟,甚至找不到典型的例句;同样,研究“甘甜”、“辛辣”类等与味觉相关的词语,食谱类、中国烹调佐料史、农业史等方面的文献就应当纳入考察范围,但佛教提倡禁食五辛,食物刺激性味道的“辛”、“辣”在佛典中并不常见;而讨论“疯癫”义时对佛典文献和文学中的诗词曲等文本的调查可适当重视。因此,除了文献的年代、地域,其题材、体裁甚至文风都可根据词义特点加以选择。
    研究秦汉之交、两汉时期的用词,出土文献可以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如:关于长高义形容词“高”修饰人身高时,出土文献《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早见用“高”来修饰人身高的少数例句。用例比学界认为始见于唐的观点提前了一千多年。学界认为“矢”、“箭”之间存在原材料的区别和方言差异,而写成于两汉时期的西北屯戍简牍中,用为弓箭义的“矢”单用的已不多,一般用“箭”,《敦煌汉简》中有25例,《居延汉简》中有171例,《居延新简》有136例(魏德胜,《西北屯戍简犊中的“矢”、“箭”》)。表明两者间的兴替主要是使用时代的不同。可见出土文献有其特点,不可不重视。
    研究中古汉语常用词,离不开汉文佛典文献的运用。汉译佛经比本土文献的口语性更强,更能反映汉语常用词更替的频度和面貌,对汉语中古汉语常用词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方面学界已有阐述,还应继续加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