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民间文学延伸拓展优秀传统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王锦强 参加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格萨尔》全传至少有226部,200多万诗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目前共搜集和发现50多种与《格萨尔》史诗有关的民间人物传说,74部55种《格萨尔》史诗旧的版本和旧手抄本。另外,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那曲地区6名《格萨尔》说唱艺人,录制118种代表性唱腔。全部项目将于2018年底完成。青海果洛州建设的“格萨尔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展示我国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格萨尔文化的传承、研究及保护基地。
    内蒙古编纂出版的《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旗县卷》(蒙汉)45卷本2000余万字,较为详细地整理了内蒙古地区流传的民间谚语。2013年开始编辑出版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工程项目成果图书,包含蒙古族民间文学大系、蒙古族礼仪颂词文化大系、以及蒙古族曲艺文化大系等39卷。此项工作在近年来梳理蒙古族民间文化方面堪称大手笔。但是,由于蒙汉文翻译滞后(严重缺少翻译经费)导致研究和推介落伍。出于同样的原因,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的许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还有较大缺口。
    2012年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培训年。既有政策理论培训,又有组织管理培训,还有专业业务培训,这些培训都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也为未来的文艺转型发展积累了经验,丰富了技术和方法。如在广东东莞市沙田镇举办的水上民歌大赛及水上民歌沙龙活动,扩大了人们对全国水上民歌特色及其现存状况的了解,以及对疍家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识;广西及贵州的苗瑶壮侗等民族山歌传唱活动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和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培训班对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民歌新秀和民歌艺术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的晋陕蒙三省区秧歌伞头选拔培训展演活动,检阅了黄河两岸三地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成果和歌手实力,对当地民间文化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采风年。这一年民间文学采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民间文化节庆活动为载体和新的研究视角,着眼于在民俗文化传统中体悟民间文学的文化关联与派生意义。从年初的江西赣南客家民俗“装古史”、“添丁炮”、“桥梆灯”等年俗文化调研与抚州市南丰县傩文化采风·云南文山壮族女子太阳节、壮族童谣调查中了解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的原始内蕴与展呈空间,到年中的四川甘孜州康定情歌节、甘肃陇南市西和乞巧“女儿节”调研中领略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与迷人风采;从走进四川大凉山调研彝族火把节,到登临青藏高原开展藏族传统文化、土族民俗节日文化采风中认识民间文学的长效引领与阐发作用;从深入内蒙古草原组织蒙古族长调民歌采风,到远赴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一带考察肃慎人创造的渔猎文化、冰雪文化中追寻民间文学根脉与人文走向,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在民间文化的田野沃土上行走,从那里获得的真材实料才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最可靠的学理思辨成果基础资源,更是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立足之本。北京、天津、贵州等地民间文化学人在长时间调查、采录、整理的基础上,出版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包括“史诗部分”和“图版部分”)。2013年12月,中国民协与贵州省文化厅贵阳市召开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亚鲁王文论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