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①] 以上引文出自钟敬文:《请多多地注意民间文艺》,《文艺报》13期,1949年7月28日。 [②] 参见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第22~23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③] 载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辑:《民间文艺集刊》1950年第一集。 [④] 参见李岳南:《民间戏曲歌谣散论》,上海出版公司印行1954版。 [⑤]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集刊》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0年。 [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集刊》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⑦]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集刊》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⑧]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集刊》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⑨]《发刊词》,《民间文学》1955年4月号。 [⑩] 《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载于《民间文艺集刊》1950年第一集。 [11] 同篇文章刊登于《民间文学》,1958年5月号。 [12] 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答本刊编辑部问》,《民间文学》1958年5月号。 [13] 2006年8月14日访谈刘超。 [14]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参考资料》(第八辑),第6页,内部资料1963年11月。 [15]〔美〕 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沃伦著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第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版。 [16] 参见连树声《借鉴苏联民间文学理论的历史回顾与思考》,载于《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03年第1期。 [17]《编后记》,载于《民间文学》1957年第11期。 [18] 〔苏联〕A·A·开也夫:《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家论人民创作》,连树声译,《民间文学》1955年4月号;《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工人口头创作》,《民间文学》1956年4月号。 [19] 〔苏联〕B·普洛普:《英雄叙事诗研究中的一些方法论问题》,王智量译,《民间文学》1956年1月号、2月号。 [20] 〔苏联〕高尔基:《谈故事》,孟昌译,《民间文学》1956年5月号。 [21] 黎敏:《新中国头十年苏联民间文学理论的引入》,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2] 钟敬文:《谈框子》,《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版,第264-265页。 [23] 参见汪立珍《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回顾》,《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4期。 [24] 梁庭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1期。 [25]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卷),388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 [26] 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89~90页。 [27]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第59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8]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艺集刊》,第三期,1951年。 [29] 王平凡 白鸿编:《毛星纪念文集》,第92页,学苑出版社2004版。 [30] 杨亮才、陶阳记录整理《白族民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1]刘超记录整理《纳西族的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2] 萧甘牛:《一幅僮锦》,《民间文学》1955年4月号。 [33] 参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59~669页,人民出版社1964版。 [34] 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周扬文集》(第一卷),第4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版。 [35]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一卷),第513页。 [36] 钟敬文:《请多多地注意民间文艺》,《文艺报》13期,1949年7月28日。 [37] 克冰(连树声):《关于“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文学》1957年5月号。 [38] 记哲:《略谈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