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喜欢读王小波的文章,对那个年代的很多孩子来说,王小波的文章都具备足够的启蒙力量,正因为如此,后来人喜欢把王小波作为某一个门派的掌门人,如果王小波在世,当然不会承认这种说法,因为他文字的所有努力就在于消除偏见,带来常识,这里面当然也包括门派偏见。不过非常可 惜,论到聪明、才智、学识,王小波门下弟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常识,于是这个门派在转瞬之间就灰飞烟灭。如今王小波本人去世已经七年,这个时代也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连杂文的写法也和那个时候不一样了,现在流行的写作方式,叫做专栏。 说到专栏就不能不说起王小山,或许他在去年被某媒体评为年度第一专栏作家并不具备什么本质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小山的专栏和王小波的杂文一样,都继承了文学最根本的传统:怀疑、追问和思考。如果需要把王小山和王小波进行比较的话,我愿意把支持票投给王小山,不是因为他的文章比王小波写的好——其实说起来他们的文章很可能同样不好——而是因为王小山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每一篇都可能拥有数十万读者,而对于最讲究启蒙效果的杂文来说,影响力才是最重要的。 和王小波的杂文比起来,王小山的专栏只有一点劣势,那就是报纸看完之后就会被扔掉,不会有人去悉心保存,所以也就少了给人细细回味的机会,现在这些文章被编成一本书,或许可以弥补这个缺憾。《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收集了王小山近年来在各媒体发表的100多篇专栏文章,我们从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他的思考轨迹。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充满快感的,但和王小波的文章可以让人反复细读不同,王小山的杂文在第一次阅读时就会带来强烈的快感,而且这种快感是不可重复的。这种文章确实非常适合出现在报纸上:吸引读者的永远是下一篇。 回味一遍王小山曾经关注过的问题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文化现象(或者说社会现象也可以)都在他的笔下出现,和其他所有独立的思考者一样,王小山的立场还是常识的立场,事实上王小山不是任何领域的专家,在这个专家治国的时代他很可能拿不出哪怕一句专业的意见,不过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个社会真的不那么缺少专家,和10年前比起来,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还是常识。常识每个人都想得到,不一样的是每个人想到它的时候和方式会很不一样。比如男欢女爱、两情相悦就是最明白不过的常识,不过很多人能够把它当作常识是在历尽沧桑、满脸悔恨之后。相比之下,王小山和这些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能在恰当的时候想到恰当的常识。这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没有惊人之语,有些文章现在看起来甚至有点多此一举,比如那些关于某场足球比赛的评论,然而在人们被激情蒙蔽的时刻,能够想到常识真的需要力量。 王小山在这本书的后记里面沾沾自喜地说他喜欢自己的文字,他确实有权利这么说。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无所谓的文化”和第三部分“非常男女”最为好看,文化评论好看,是因为这种文章最容易挥洒才情,而王小山也确实这样做了,至于“非常男女”,确实说的都是男女之事,这个主题本身就足够引起我的兴趣。同样的,这本书里面也有两部分的文章让我觉得不太满意一是“通俗书话”,王小山的这组文章写得很漂亮,不过很可惜他选的书并不都是那么漂亮,我猜这大概是因为他朋友太多的缘故,另一组让我不喜欢的文字是他的体育评论,我同意王小山的话一切都从体育开始,不过说实话,在体育这个领域,恐怕每个人心里实在都掺杂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在这个时候常识大概就不起什么作用了,如果一定要说常识的话那么只好说只有群众体育才有意义,竞技体育实在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所以在这组文章里面充满偏见,不过从这些偏见之中我们正好认识王小山这个家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世界上已经有了太多承载重量的作品,世界上还有更多不负责任胡说八道的书,王小山的书正好在这两者之间,它承担责任,却并不承载任何宏大的主题,他只是随手给读者带来快感,并和读者分享他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时代,说实话,这很不容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