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穿红夹克衫的诗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林斌 参加讨论

    在一个透着浓浓春意的日子里,我带着一册绿色封面的诗集参加了福建省文学院举办的“蔡其矫诗歌沙龙朗诵会”。这册诗集是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回声续集》初版本。我在这本诗集中挑选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红豆》,对着诗人即席朗诵:
    “让我高举订盟的酒杯,/为永驻的春天欢呼:/太阳万岁!月亮万岁 !/星辰万岁!少女万岁!/青春和爱情万岁!”
    蔡老的这首诗作于1957年。绿色的诗集封面,象征着他今生歌吟不止的青春与爱情;而在近50年后的今天,则似乎又见证了诗人如青山常绿、如碧水常流的不老诗情。也就在这天的盛会上,我见到了著名评论家王炳根刚刚推出的诗人评传《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走进一个人难,走进一个情感丰富的诗人更难,走进一个经历了许许多多故事,特立独行,甚至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老诗人则难上加难。无疑,解读奇迹是困难的,更是冒险的,但也正是这种跟随着著者一道去“冒险”的阅读期待,使走进诗人的阅读旅程平添了许多兴奋和刺激。
    这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在回首20世纪新诗历史之时,专家学者们很难将蔡其矫归类。关于他,人们耳闻的只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似是而非的、版本众多的、诗人私人生活的“风流传奇”。
    若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中,那些风起云涌、名声响亮的“流派”、“团体”等等均与他无干。他的创作显然与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刘大白、朱自清、冯至等诸前辈不同,他毕竟是在延安的鲁艺得到最初的艺术乳汁的;他与柯仲平、田间、何其芳、李季、阮章竞这些“解放区”诗人也不同,虽然,他是在晋察冀边区正式开始他的诗歌旅程的,但那时,他魂牵梦萦的却是自由放任的惠特曼。著名学者、评论家谢冕先生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卷》的序言中评述道:“中国当代文学资深的诗人中,蔡其矫的遭遇可能是一个例外。尽管他屡遭批判,却不曾中断写作,因此也不曾‘消失’。”对于这样一位顽强地坚持“与众不同”。
    这位自觉地向惠特曼、聂鲁达看齐的诗人,一生不悔地将“自由”奉为自己诗歌创作的标高。这种“诗歌景象”的另一面是,诗人也将“自由”奉为生活的标高、心灵的标高,生命的标高。于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个人主义”、“散漫不羁”等等词汇,就命定地如影随形,伴随着诗人86岁的人生和他坎坷的诗歌之旅。
    当然,我们手中的这本书,并不是一册诗歌研究的学术专著。作者也不希望它仅仅走进学者的书斋。正像笔者,认识蔡其矫这位文学前辈近20年,却远远没能够认识诗人的心灵。从一名普通读者的角度看,捧读这本书时,我更关心的是,他是怎样作为一个“人”的,然后才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因为,生命的意义远大于诗歌的意义。
    一个南洋华侨巨商的阔公子,一个万里迢迢奔赴延安的俏书生;一个1936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一个在晋察冀反“扫荡”的硝烟中写诗的小教员;一个因“生活作风”而被判刑的劳改犯,一个只能蜗居在办公室的闲散人……纵然你的想像力再丰富,还是无法将上述人的形象完整地叠合在一起。是的,如此丰富乃至复杂夹缠的人生线索,再加上丰沛美丽如碧色闽江水般的大量诗作,无疑对本书的写作者构成严峻的挑战。
    历时八载,仅与诗人的交谈录音带就积存了30余盒。经年累月,取得了诗人的充分信任与“情感密码”。难怪孙绍振先生要叹道:“当我读着这本书的原稿,不禁惊叹,居然有这样的人,有这样多元的两性关系的执著。”这本书是好读的,也是耐人寻味的。它既是一位诗坛独行侠内心奥秘的真相揭密,也是一位世间真男儿的甘受磨难的真实记录。从文本的意义上来说,作者显然也有所追求,流畅、富有诗意的叙述,辅以诗人的诗文原文,穿插着诗人的口述实录,使全书有了一种灵动之感,富有艺术的鲜活之气。这与传主本身的诗人特质保持了一种可贵的契合。再加上著名画家刘秉贤先生优美而富有表现力的20余幅人物插图,使此书在内容与艺术上达到了较好的统一和较高的水准。
    这本书记载的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文本,也是一种值得留存后世的奇特文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