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8岁的高莽先生在2003年和2004年过渡之间,活得比以往更加有意义一些。一是巴金百年诞辰,高莽先生用书画表达纪念,作画《巴金和他的老师们》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纪念巴金百年诞辰画册。二是高先生又出版了一册心景随笔《枯立木》,这里的“枯立木”是高莽先生暗喻人生自然时态的一种说法。三是高莽夫妇迎来了他 们个人生活的金婚之喜。四是高莽先生写作生涯60周年纪念。 2004年春节过后,我们如约来到京城南高莽先生的塔楼宿舍看望他,高莽先生把我们让进家门,一一应允了一些该说的日常用语,然后双手撑着腰,在当屋站直笑一笑,说道:活着吧!我们明确感受到,先生说这几个字时的分贝,要比平常高出许多。接下来我们感受到了,高家仍如以往那样气氛祥和,那样书香味浓。少顷,从里屋深处静静地摸索出女主人孙杰老师来,她是双手贴着洁白的墙壁走出来的。尽管她亦已过古稀之龄,可是她周身仍然平和淡雅。一如20年前在京城北紫竹院寓所见到的那般年轻从容。虽然女主人是后天双目失了明的,但是我确认,她的双眸却依然闪着不少生动的光芒,而且我看到,她永远都是笑容可鞠的…… 环视高家,我注意到高莽先生客厅里的字画一新,又调换成了俄国诗圣普希金的画像,头像左下角有高先生亲书手笔。我还注意到,高家沙发上多了几只花斑小虎抱枕。还有就是盛开中的大捧百合。高莽先生讲:这些鲜花是一些亲朋好友送的,为了纪念他跟孙老师的金婚。 高莽1926年出生在哈尔滨。从记事时起,他就身驻北国的松花江畔,饱尝日军奴役下的饥寒交迫。高莽早年就读一所教会学校,同学当中有乌克兰人、波兰人、立陶宛人、犹太人、朝鲜人,还有更多的俄罗斯人。也就是从这时起,高莽暗暗地与富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俄罗斯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高莽把一生倾献给了自己真心热爱的俄罗斯文学艺术。1943年,17岁的高莽在报刊上发表了个人的首篇关于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译作,从此开始了他自己命运多舛的文学生涯。1946年,随着哈尔滨的解放,高莽参加了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他的创作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他的译创剧本《保尔·柯察金》在哈尔滨公演了。接着该剧又在首都北京公演了。中国作家协会成立后,高莽被吸纳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段时间里,高莽与著名话剧演员孙杰相恋并结了婚。孙杰当年在《保尔·柯察金》一剧当中出演女主人公冬妮亚。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高莽调入曹靖华先生担任主编的《世界文学》杂志。从一名普通的文字编辑到主编,高莽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无论风霜雪雨从不懈怠,从不轻心。我们试问高莽先生:其实,您直到1989年离休之前,应当说这大半辈子,就干了编辑、主编这一件工作吧?高莽先生沉吟一下回答:对,从理论上讲,是这样子!高莽先生的言语不多,但句句厚重扎实。他的学风仿若他的人品,不走则已,只要迈出去,就一步一个脚印。 高莽先生一直都公开实讲:我自己是一个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文学艺术业余爱好者。不过,这个不足并没有成为高莽前行的障碍,反而时时提醒和激励着高莽每一寸路的努力。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莽先生在专业的口语、文本翻译、文学评论以及主持名刊,乃至书法绘画等等方面都拥有先见之明。他为一些文坛名家所绘字画,还成为国内外部分专业经典馆所的收藏品。1962年,高莽就已经成为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6年,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高莽为荣誉会员。1997年,高莽被俄罗斯总统授予“友谊”勋章,表彰他长期以来对于中苏、中俄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高莽先生在随笔《枯立木》中写道——— 枯杉哈哈笑了。她说:你可知道我经受了多少年的狂风与暴雨,雷劈与电击?还有烈日的暴晒,蛀虫的侵蚀?我没有求饶,没有倒下去。生死是自然规律,我冷杉也不例外。但,活得要正直,即使死了,也要留下正直的影子。枯杉不语了,大概是在打量我?过了一会儿她又说:爬上这座山顶,只需你再坚持一下,再努一把力。在枯杉的激励下,我终于登上了山顶。我感谢枯杉给了我毅力,圆了我上山顶的梦。我从山顶下来走向枯杉,鞠躬致敬…… 其实,高莽先生的这种寓言式的浪漫,已经融注和反映在他个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他的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和满金婚。告别高莽先生家之前,我又一遍叮嘱高先生:请给我一帧高莽与孙杰老师的亲密合照,以留纪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