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我国大遗址保护高水平理论成果的展示——《中国大遗址保护博士论丛》专家谈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物报 2014-05-09 newdu 参加讨论

    《中国大遗址保护博士论丛》系赵荣教授与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出版的我国青年学者在大遗址保护领域的博士论文合集,是我国大遗址保护方面一次高水平的理论学术成果展示。
    丛书共九种,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治理、遗产管理、遗址展示、线性遗产、制度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中外对比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针对目前中国大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解决,丛书提出诸多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和适应于国情的大遗址保护措施与建议,为中国大遗址保护工作的科学开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同时,也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域提出新理论、争夺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读《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 
    单霁翔
    20世纪以来,文化线路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遗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工作的重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这两条历史悠久、尺度巨大的文化线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交了申请文本,并接受了世界遗产专家的考察。随着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关文化线路的研究成果也相继涌现。201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周剑虹所著的《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一书,这部专著系统地研究了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构成、价值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以丝绸之路为目的的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从多个层面上阐释了文化线路及其保护管理的问题,是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之作。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遗产体系,一种文化资源的集合体,具有其自身的基础构架、网络肌理、生态环境和影响范围,而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系列孤立的文化遗产单体或地点的总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这本书关注到了文化线路的显著特性,从线路的概念出发,抽丝剥茧,厘清了整个系统的脉络。
    构成要素的复合性是线路遗产的显著特征。对于线路遗产而言,它是由若干与其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有形要素、无形要素和自然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这些要素分布于线路沿线,跨越行政区域、跨越国界,甚至跨越大洲,这些要素承载了线路遗产前世今生,向人们阐释了线路遗产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故事。而对系统脉络的梳理,是构建文化线路遗产突出价值核心框架的根基,也是再现“文化长河”、“百科全书”的基础,更是保护、管理和研究的前提。
    关联性是线路遗产的核心特征。作者明确提出在遴选线路遗产时,应从时间、空间环境和线路功能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遗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所形成的网络框架,才能成为线路遗产的组成部分,才能使线路遗产的总体价值大于单体价值,也才能明晰地判别线路遗产与廊道遗产、历史路径、线状遗产之间的差别。
    文化线路的动态性解释了线路网络的形成原因。文化线路在形态上往往不是线性,它可以是网状的、环状的等。线路功能的动态性决定了形成时间的变化,起始地点的变换,构成要素的增减等等,是决定线路遗产形状的主要因素。
    在全面介绍文化遗产的系统脉络和特征之后,该书提出了文化线路是一个包含了有形遗产、无形遗产、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的复合型遗产,现有的多头管理的管理模式对线路遗产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保护提出了挑战,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和模式是线路遗产价值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书的作者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文化线路的管理应建立国家级的垂直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对遗址实施多方位的监督管理,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利益,对线路遗产实施战略性管理,才能实现文化线路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兵法中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也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才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线路已有11条,分布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从这11条线路中选取了其中的4条进行分析研究,既涉及了文化线路系统的价值构成要素研究,又涵括了线路现有管理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还包括了线路文化旅游的研究。也就是说,本书的研究是在对国外线路遗产全面分析和掌握的基础上展开,既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线路保护管理经验,同时又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改进措施,为我国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和利用是文化遗产事业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知是基础,保护是前提,利用是手段,三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共同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是我国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的体现。《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一书就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全书的编写之中。在确定遴选标准后,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整体价值有了全面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提出了我国文化线路遗产在保护和管理理念及其制度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文化线路遗产先进理念,提出应在系统了解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有效保护和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线路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文化线路遗产保护惠及民生的目的。
    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线路——丝绸之路而言,它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看完《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一书感觉到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角度,本书已经将线路遗产的框架体系、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研究,并在很多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但是,该书作者也明确提出,文化线路遗产体系不仅仅由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还包括了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两类遗产作为文化线路的组成部分在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可能由于时间或篇幅的限制,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些虽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作者就如她在本书的不足和展望中所提到那样,能够继续关注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研究,能够参与到自然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研究工作中去,对于文化线路遗产体系的保护管理的研究继续“上下求索”。我国针对文化线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
    (《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周剑虹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定价80元。)
     
    评《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为例》 
    吕仁义
    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有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为例》一书提出“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遗产地”是指文化遗产本体及其与文化遗产有一定联系的地域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和人文环境、生态自然环境的总合。按照“文化遗产地”这一概念研究和分析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有助于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区域社会、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统筹和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区域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有利于突出文化遗产保护在区域社会、区域环境、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区域社会、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方式。
    在此基础上,该书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及其在文化遗产地综合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了研究理论的基础。同时,对秦始皇帝陵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和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目前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缺少统一的管理体制、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遗产展示手段陈旧单一、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潜在原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进行的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该书认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文化遗产本体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1)科学研究工作是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基础环节。要通过深化多学科综合应用水平、推进考古研究工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进一步拓展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2)尽快理顺管理体制,以有助于统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期可对秦始皇帝陵区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建立以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为主导,地方政府配合行使相关职能的管理体制,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实施主体;远期目标是以秦始皇帝陵陵区为基础,建立新的行政区域——“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保护特区”,并成立统一的、具有完全行政管理职能的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
    (3)重视观众的体验需求和多层次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活化文化遗产内涵,提升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展示水平,并注重保护与展示和谐统一。
    (4)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缓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使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受益,从而调动和激发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统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是实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对策。可以通过实施产业引导政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和管理制度等来引导和规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作者通过对秦始皇帝陵的分析,从文化遗产地这一概念研究和分析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探讨了如何通过实施产业引导政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管理制度等方式来引导和规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为例》,张颖岚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定价80元。)
    评《国际化视野下的西安大遗址保护》 
    韩  骥
    大遗址是指保存至今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存,它包括:古代都城、陵墓等,遗存面积往往在数十平方公里左右,大多数位于现代都市的周边。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在市区范围内就有周丰镐城、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四大遗址,这些古代都城、陵墓等,历史价值和知名度都非常高,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一直存在着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规模扩大和社会经济活动向周边遗址保护区不断的渗透,遗址保护区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相互制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遗址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保护利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下大遗址遇到的问题,国家文物局提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通过区域发展来统筹解决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首先阐述了国际化发展趋势下西安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研究国内外大遗址保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美国以国家公园体系基础上建立“绿色廊道理论”,可以作为西安大遗址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结合西安大遗址资源重要历史价值和区域分布特征,参照“绿色廊道”与“文化遗产线”的理论,作者首次提出构建一条由西向东贯穿古今“文化绿色环带”的建议。
    众所周知,几年前西安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西安地区众多大遗址既是西安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将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如何更好地展示西安地区丰富的周、秦、汉、唐文化,作者认为要很好利用考古遗址平台,充分结合考古遗址公园主题突出这一特性,使之转化为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动力。考古遗址公园是以保护传承利用考古遗址为目的的特殊公园,遗址和文化展示是自然人文景观的核心,借用古典园林表现手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考古遗址公园可以按照这一模式建设,将会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提供参观休息的场所。
    书中利用较长篇幅探讨了西安地区大遗址在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运用“绿色廊道”和“文化遗产线”的理论,进一步探索在西安构建国际级别考古遗址公园体系。作者提出“利用考古遗址公园来构建西安‘文化绿色环带’”的观点,就是在西安周边区域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来逐步改善西安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西安大遗址保护向纵深化发展,为弘扬西安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创新局面。
    作者把“绿色廊道”概念引入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对于优化西安大遗址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应该是该书的一个亮点;另外,本书还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主要包括:
    1.西安地区大遗址对世界的影响;
    2.国际之间合作推进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国际化进程;
    3.城市化、旅游业发展加快了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国际化进程;
    4.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既提高了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国际地位,同时也推动了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理念及技术水平的提高。
    总之,作者是站在国际化角度来审视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从各种国际实践活动对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产生的影响,探讨大遗址保护对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所起到的作用。
    (《国际化视野下的西安大遗址保护》,朱晓渭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定价80元。)评《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
    王建新我国的文化遗产展示工作开始并不晚。早在1925年,长期被视为一般公众禁地的北京故宫就已正式对社会开放。上世纪50年代末,经过考古发掘后建成的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成为亚洲最早的遗址博物馆。经过“文革”十年对文化遗产的灾难性破坏之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急功近利已成为普遍的社会氛围,这样的社会氛围也严重地影响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作。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沦为经济建设的牺牲品,文化遗产的展示也被注入强烈的盈利色彩。一些地方为攫取短期直接经济效益,急于开放文化遗产地,过度展示、过度旅游,甚至不惜牺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用造假、歪曲的手法对文化遗产的本体和环境进行破坏和改造。
    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目前文化遗产地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不高,普遍缺乏共享观念和服务意识。在文化遗产的展示实践中,展示方式要么是千篇一律,要么是制造新的亮点;解说内容和形式简单粗暴,很少考虑不同层次的观众体验和理解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需求。
    在我国已有的关于文化遗产展示的研究中,大家多关注的是展示形式、展示方法、展示手段、展示技术等问题,而对展示理念及其所牵涉的社会问题研究较少。这种状况,也影响到我国文化遗产展示工作的改进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撰写《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的过程中,该书作者以我国现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深刻地了解了我国文化遗产展示工作的现状。同时,在全面了解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展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文化遗产展示工作的现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特别是文化遗产展示的社会问题研究,对我国文化遗产展示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了探讨,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同时,该书作者还在深入分析东西方文化遗产的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遗产保护和展示理念与方法的差异的基础上,借鉴但不盲从西方理念,提出了在保护文化多样的原真性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国文化遗产展示理念与方法的观点。
    该书客观尖锐地指出了存在于我国文化遗产展示理念与实践中的突出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刻剖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方法导致我国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的本质原因,严厉批评了我国文化遗产展示中的种种弊端,为我们重新审视并纠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实践中犯下的错误敲响了警钟。
    该书作者在历时多年的研究过程中,走访了国内外众多的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系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该书紧触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资料丰富、叙述通晓、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严谨、分析透彻、语言流畅,是一本较为优秀的学术著作,对于改善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具有积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该书作者对保护和传承我国文化遗产抱有极大的热忱及强烈的意识与责任感,将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社会共享作为自己终身的研究目标。希望作者能够再接再厉,在未来的研究道路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紧密地联系实际,为改善我国文化遗产展示工作,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卜琳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定价80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