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他们是这么活过来的(2013年度传记类图书推荐)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2014-01-11 顾文豪 参加讨论

    2013年度的书市,传记类图书成为一抹亮色,如《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艾米莉·狄金森传》、《罗兰·巴尔特传》、《蒙田别传》、《忆己怀人》、《程千帆沈祖棻年谱长编》等均可圈可点。要之,它们皆撰作严谨,引证材料确凿明晰,间有钩沉史料蹈瑕抉隙之功。更珍贵处,则是不论自述抑或述人,笔端皆有一份情怀,深沉诚挚,足可感人。且时刻能自时代的整全视野来加以观照个体命运之沉浮。
    占有连传主本人都未曾料及的资料
    2013年我个人认为最杰出的一部人物传记,当属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哈贝格所著的《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艾米莉·狄金森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博尔赫斯有言:“我把狄金森当作私交很深的朋友。”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艾米莉·狄金森是无数后世诗人学习仿效的楷模。即便苛刻如哈罗德·布鲁姆,也不吝赞辞,指出“除莎士比亚之外,狄金森所表现出的认知的原创性超过了自但丁以来的所有西方诗人”。
    但与这位诗人卓越的文学地位构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们至今仍对她的生活不甚明了。神秘,是构成狄金森伟大的一个要素。如今美国学者哈贝格为我们奉上了一部厚重的狄金森传记,据说他为了专心撰写这部传记,还辞去教职,隐居在美国西部俄勒冈州人烟稀少的乡下——“失落的草原”。
    在这部刨根问底式的研究传记里,作者下了极大的文献功夫。举凡法律档案、公理会记录、当代女性写作以及狄金森本人未发表的书札残简,尽皆阑入视野。作者致力于“发掘出广泛的新材料,第一次从狄金森所在的时代语境中,彻底全面地描述狄金森的成长”。由此我们看到狄金森父亲对家人的保护意识和对女性的极端保守的态度,看到儿童时期的狄金森已然是一个“情感丰富、慷慨大方、反应灵敏、体贴大人和语言早熟”的女生,看到狄金森身患眼疾的同时,仍然绝少“用诗歌来评论她自身遭遇过的麻烦”,看到生命末期的狄金森在井然有序的隐居生活中“依然伴随着多么活跃的社交与表达的欲望”,看到杰出的诗人即便濒临死亡,同样吐属非凡:“小表妹召回艾米莉”。
    在占据大量材料,甚至是那些连狄金森本人也未曾料及会成为索解其个人生活的材料的同时——这一切于本书的尾注和附录里可见一斑——作者更谋求书写狄金森与整个时代的罅隙。正如作者所说:“我的目标无非是把我们所能知道的关于狄金森的一生写出来,特别是她的生活和作品之间的裂缝。”换句话说,愈是完整书写狄金森的一生,我们愈是清楚地确认,杰出的诗人往往是一些“生错时代的人”。更可贵的是,作者未曾将诗人的生活与创作做毫无原则地统一,恰恰相反,这部传记昭示着我们习见的那些粗鲁地将个人生平附会文学创作的传记写法,是多么地不堪一击与自作聪明。
    揭示另一种生平——传主思想生平
    而如果说《狄金森传》是一部力求复现传主具体生活的作品,那菲利普·罗歇的《罗兰·巴尔特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则将重点放在了巴尔特思想源流的梳理。作者作为巴尔特的忘年交,更关心的并非其个人生活细节,而是究诘巴尔特思考的出发点及其观点的嬗变与不变。同时有感于大量针对“作家”巴尔特的研究多少取代了针对理论家巴尔特的研究,本书更关心的是巴尔特与西方古典文学和当代思潮的关系,至于那些早已成为学术领域经典概念的诸如“神话”、“零度”、“文本”、“符号学”等,作者探幽索隐,用力尤勤。换句话说,本书意在揭示的是另一种“生平”——巴尔特思想的生平。
    与巴尔特优雅迷人的文体相呼应的是,本书亦以立意独特的散文体与细密而幽默的分析见重学界。作者“不认为当今有一种‘主导的’解读巴尔特的方式”,因此与其以板滞呆定的学院派文章来书写巴尔特,不如像巴尔特一样,经由饶富文学意味的笔墨,使得思想的魅力更其多姿。而本书中以下这句话,尤为触动我:“围绕着巴尔特的名字,一时间一切都归于沉寂,仅仅偶尔为他称之为‘喧嚣’的回响(类似于石块落井后的回声)所扰动;但是,沉寂不仅没有被打破,反而因身后论战的嘈杂声而更加浓重。”如果说,困扰狄金森的是时代给予她的过分“沉寂”,那本书则揭露出,时代的过分关注所致的“嘈杂”之声照样能让我们无法窥见一个人的真容。
    回答关于“怎么活”,让人领受传主的生活观念
    相较这两部传记,英国学者萨拉·贝克韦尔所著《蒙田别传》(法律出版社)则为传记写作带来一重新向度。
    在2013年9月28日的《纽约时报》上,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作了一次题为“读书无用,但仍要读”的访谈。在被问及在所有的作家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些时,德波顿的回答是:“我的人生在很多方面被蒙田、司汤达、弗洛依德和W.H.奥登控制(以及毁灭)着。”这一答案,对于熟悉德波顿的读者而言,并不诧异。尤其是排名第一的蒙田,在代表作《哲学的慰藉》中,德波顿认为蒙田的哲学正是我们惨不忍睹的生活里“对缺陷的慰藉”,他使我们相信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找到“有意思的思想”。
    因此,阅读蒙田那部名垂青史的《随笔集》的最大动机,并非单是去领略他容与闲逸的文笔与密布书中的奇闻趣事,直白点说,我们是去领受蒙田式的生活观念。一如福楼拜所言,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在这部别开生面的《蒙田别传》中,作者试图为我们索解蒙田本人的生活。从蒙田离奇的成长经历、青年生涯到性的冒险、各地游历,存在于《随笔集》中的蒙田终于来至台前。
    而走到台前的蒙田并非聚光灯下的蒙田,贝克韦尔知道那不是尊敬蒙田的好方式。她告诉我们,蒙田对于死亡的达观淡然,其实缘于中年一场差点丧命的意外,从此以后,他便“努力将死亡的微妙和愉悦带入生活之中”;养女古尔耐,蒙田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异性,以自己精细准确的工作,成为“蒙田的编辑和文学遗嘱的执行人”;催生《随笔集》诞生的挚友拉·博埃提的去世,令蒙田从此学会与人交往总保持距离,“我们不该与别人如此牢固地粘连在一起,以致撕开时难免扯下皮肉之虞”。
    不过作者的野心并非仅仅为我们展示蒙田有趣而传奇的一生,而是试图提供给我们阅读蒙田的一种新方法。此书副标题——“怎么活”的二十种回答,已然表明经由回答关于“怎么活”这一大问题,得以让我们对蒙田生平重新加以审视。而这种碎读蒙田的方法,也使得大量生活细节被融入更大主题的思想研探中。至少就蒙田而言,这一传记写作的新尝试,尤为有趣有效。它提醒我们,相较其他哲学家玄远高蹈的著作,《随笔集》中的任何睿智之语,都非向壁虚构而成。睿智的背后,是与世间众生一般的痛苦、欢笑、无奈与孤独。倘若蒙田能给予我们一点关于“怎么活”的解答,那是因为他也是这么活过来的。
    自述与述人,微茫心事与历史情怀
    如果说《蒙田别传》勾连起蒙田的生活与其创作,展示的是蒙田思想背后的生活现场,那么海外大家周策纵先生《忆己怀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则令我们经由周先生的自述与述人,得以了解他们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感。
    是书先自儿时故乡写起。写到小时候去看戏,“看到一个小女孩,唱青衣的,唱得非常好”,虽然没有记住她的名字,却写了两首关于这个女孩的诗;写乡间劳作的忙碌辛苦,但“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大致上衣食住还过得去,一般老百姓的相互关系,在正常状况下也相当好”;写伯父教自己背对子书,“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还教他对对子,要“虚对虚,实对实”,从此开了文字的蒙;写自己初中毕业考试考了第一,乡间仍存着科举风气,“有人拿了红喜帖和放了鞭炮到我家去报喜了”。以前读周先生的文史论文,只觉文笔精简,不作浮词,这回读其自传,则觉清新,既无一般长者的冗漫,亦无骄矜浮夸,而笔下的乡间风物,不妨作一部二十世纪初的民间小景来看。
    而在《半个世纪半个“亡命者”的自白》中,周先生的笔端却多了些许沉痛。比起寻常书生,二十世纪波谲云诡的政治史,周先生既是观察者,也是局中人。在回忆好友卢飞白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一文中,大发感慨:“我尝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真是拔了根的‘失去的一代’……我们这一代的彷徨和悲哀,也许不是异代的人所能体会了解的!”故其日后以治“五四运动”史而著名,究其深在的原因,则是:“近六十年来,从中学起,我就想探索近代中国问题的根源。我深感‘五四’运动是个重要的关键,中国政局改变之后,觉得对此更有检讨之必要。”
    若不能明了周先生的这层微茫心事,怕是不能深切体认周先生的学问境界的吧。
    
    年谱之学,呈示个体生活与整体历史间的复杂关系
    前述西方传记写作较为优秀,而其实中国传统文史学问中的年谱之学,在我看来则是从另一个面向为我们呈示个体生活与整体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此即孙诒让所谓:“编年之例通于纪传,年经月纬,始末昭焯,此唐以前家史所未有也。盖名贤魁士一生从事于学问,论撰之间,其道德文章既与年俱进,而生平遭际之隆污夷险,又各随所遇而不同,非有谱以精考其年,无由得其详实。”
    2013年恰值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百年诞辰。程门高足、南京大学徐有富教授穷两年之力,周访程门师生,搜觅资料档案,排比史料,细为董理,成就一部近千页的《程千帆沈祖棻年谱长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实要给两位先生作传或编制年谱,是多年之前就有的想法了。傅璇琮先生早在1991年7月27日致程千帆函中即有此设想:“在文史学界,先生实是承前启后,对辛亥以后的学术界有亲身接触,如能以回忆录的形式,或以自传的体裁,写数十年来社会、人生及学术界情况,其本身价值即非一般所能代替。”傅先生的设想,据说程先生颇为重视。日后由学生相继作《程千帆沈祖棻学记》和《桑榆忆往》。如今,这部千页的厚重之作,缕述生平,论文谈学,对于任何仰慕两位先生学问人品的读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就徐著而言,资料的详备自不必说,即便平居细琐之事,亦多有笔录,展示出一个日常生活的学者形象与长者之风。而我所注目者,则是这份《年谱》其实不妨视作程沈二先生整个学问话语的对话平台。举凡一文一诗一词,其“与年俱进”的文化履迹在在可见。而二先生对诸学生的讲授提点,作者亦勾连著作、书函、讲义并学生日记,力求有完备的呈现。学者间的论学谈艺,人情世故亦悉在其中。《年谱》仿若有陶铸之功,在这个话语平台上,重新阅读两位先生的创作与学术研究,将别生体会。至于是书潜藏的时代消息与学问门径,有心人自可觅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