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生命之花在艺术中开放--评《巴黎美学札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 2013年12月 汪涤 参加讨论

    在古典文学界,华东师大中文系胡晓明教授的文章以富于诗意著称,其著作《中国诗学之精神》《江南文化札记》以文人的感悟和学者的见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国文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在华东师大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巴黎美学札记》中,胡晓明更以人文学者的目光亲身体验异域文学和艺术,带给人们更为广阔的审美享受和文化思考。
    《巴黎美学札记》的文字初成于2007年,当时胡晓明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到濒临塞纳河、距巴黎圣母院仅一步之遥的国际艺术城访学。巴黎访学长达数月,又深处巴黎的历史文化中心,浸润在视觉艺术的海洋之中,这无疑对此前行迹不出东亚,研究集中在中国古代诗学的胡晓明有些陌生,行前他自己也曾向研习西方美术史的笔者流露过些许的紧张。不过在真正接触到欧洲后,胡晓明则完全是放松乃至沉醉的,感受到一种老友相逢后的喜悦与契合。他参访了卢浮宫、奥塞、蓬皮杜、橘园、毕加索博物馆等艺术殿堂,也流连于文史学者最喜爱的先贤祠、汉学图书馆、盖·布朗利博物馆等人文胜地。除了巴黎以外,他还前往德国、丹麦、奥地利、意大利等国访问,在自然和历史中自由穿行。他以这些地点为线索,随到随写并且拍摄了不少珍贵图片,形成了这本观察和思考欧洲文化艺术的图文并茂之作。
    《巴黎美学札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攻略,而是作者结合自身的文艺经历和生命体验的倾情写作。胡晓明生长于在贵州贵阳一个文艺氛围浓厚的家庭,母亲是文学的忠实爱好者,两个弟弟一位善画另一位长于音乐。他十五岁离家当工人的那个厂,由于特殊的因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喜好文学艺术的大学生。胡晓明认为这样的环境相当于今天的民间文化沙龙或是导师制书院,其文化含金量甚至高于某些研究生院。它培养了胡晓明广泛的文艺兴趣以及对中西文化的热爱,使其早在“文革”时期就悄悄接触了欧洲的文学、绘画、音乐和戏剧,甚至是法语、德语。三十年后的欧陆之行唤起了胡晓明对欧州文化的尘封记忆,在亲身面对莫奈、塞尚、凡高的画作,面对海涅、莫扎特的故居时,他都能联系自己的文艺经历和生命体验。比如看高更绘画时想到自己早年最爱的毛姆小说,在海涅故居他追忆了诗人对自己早年的诗歌启蒙,大有情景交融、时空穿越的意趣,读来相当生动感人,绝不似一些艺术史教材那样面面俱到而又索然无味。
    《巴黎美学札记》在灵动的文字背后又贯穿着对现代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现代性的走向,作者既不赞成以西化中,也不赞成以中化西。比如他主张将毕加索所代表的变与新,称之为“有”之“无”,而将九十年代以来美术界意识形态化的变与新,称之为“无”之“有”,显然有清醒的认识。同样对于像弗朗索瓦·于连、H教授等持反西方、反现代化思维的学者,作者也不完全赞同,认为于连的思想方法可以满足中国研究中的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然而并不有利于现实中国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西方,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社会的进步。胡晓明更注重中西文化艺术的情感共通性,寻找传统与现代间的内在联系。在奥塞观看凡高的《星空》时,他想到了张若虚的诗歌,指出了共同的宇宙悠远:“只是用星星,代替了江月。其实东西方的伟大心灵,真的是一样的好呀。”在《萨尔茨堡书简》中他又说:“在现在这样一个后现代的情境下,人文与文明的尊严,正在崩解之中。如何守住这一份人类遗产,使生命真正开花,是艺术家们的一项共同的伟大使命。”这些都是极其宽容而透彻的见解,颇值得人们体味。
    打通中西艺术的界限,贯穿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这是二十世纪以来不少人文学者的理想,然而宗白华等前辈之后真正能够融会贯通而有新意的并不多。《巴黎美学札记》用古代学术札记的方式观照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篇幅精悍而情感充盈,信息丰富而又深具启迪。我们或许可以说《美学散步》将不再孤独,她等到了自己当代的对话者,中西艺术鲜活的生命之花终究还是会再开放,也终究会遇到其新的知音的。
     
    (原标题:生命之花在艺术中开放——读胡晓明《巴黎美学札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